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 .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 . 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 . 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4、2017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下面时间轴空缺处应该是(    )

A . 黄埔军校建立 B . 中共一大召开 C . 南昌起义 D . 会宁会师
5、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 . 资本主义道路 B . 社会主义道路 C . 井冈山道路 D . 俄国革命道路
6、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 . 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 . 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7、“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强渡大渡河 C . 飞夺泸定桥 D . 翻雪山过草地
8、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①③ D . ③①④②
9、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 . 陈独秀等以《新有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 . 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10、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 .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 . 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 . 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11、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 . 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 .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 . 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 . 乙、丁 B . 甲、丙 C . 乙、丙 D . 丙、丁
13、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华北事变
14、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A . B . C . D .
15、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表该宣言旨在(    )
A . 推翻清朝统治 B . 打败八国联军 C . 消灭北洋军阀 D . 赶走侵华日军
16、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
A . 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B . 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 . 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D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二、判断题(共6小题)

1、井冈山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得此殊荣主要是因为在此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A . 正确 B . 错误
2、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并一直影响到后来。
A . 正确 B . 错误
3、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A . 正确 B . 错误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A . 正确 B . 错误
5、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A . 正确 B . 错误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率先在中国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人是      
3、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      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      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年)。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材料对于“1946年爆发的内战”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每件事写出名称即可)。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创举(或事件)

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改变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②,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材料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在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而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请回答: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
(2)据材料二中的诗歌,指出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3)抗日战争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其中1938年的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据材料三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