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河口县民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1小题)
1、对于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 抛射角一定时,初速度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B . 初速度一定时,抛射角越大,射高越小
C . 初速度一定时,抛射角越大,射程一定越大
D . 到达最高点时,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2、两个相距为r的小物体,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保持质量不变,将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3r.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将变为( )
A . F
B . 3F
C .
D .


3、如图所示,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
A .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 . 重力对小球不做功
C . 轻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
D .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量
4、下列运动中,加速度发生变化的是( )
A . 平抛运动
B . 斜抛运动
C . 自由落体运动
D . 匀速圆周运动
5、劲度系数分别为kA=2 000 N/m和kB=3 000 N/m的弹簧A和B连接在一起,拉长后将两端固定,如图所示,弹性势能EpA、EpB的关系为( )
A . EpA=EpB
B .
C .
D .



6、一个电子钟的秒针角速度为( )
A . π rad/s
B . 2π rad/s
C . π/30 rad/s
D . π/60 rad/s
7、如图所示,一同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A、B、C三个位置投掷篮球,结果都垂直击中篮筐,速度分别为v1、v2、v3.若篮球出手时高度相同,出手速度与水平夹角分别为θ1、θ2、θ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v1<v2<v3
B . v1>v2>v3
C . θ1>θ2>θ3
D . θ1=θ2=θ3
8、一个质量为m=1千克的小球从倾角α=30°的光滑斜面上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沿着斜面运动了10米,则这个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以及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A . -50 J,25W
B . -50 J,50W
C . -100 J,25W
D . -100 J,50W
9、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部分设计数据如下表.由表可知,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发电后,假设发电机组一直以总装机容量正常发电,要完成年平均发电量,它们的总发电时间约为( )
A . 4.6×102h
B . 4.6×103h
C . 4.6×104h
D . 4.6×105h
10、圆环在水平面上做匀速滚动,跟平面没有相对滑动,如图所示.已知环心对地的速度为v , 则环上各点中相对于地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 . 2v , v
B . 2v , 0
C . v , 0
D . 1.5v , 0.5v
11、如图所示,摩擦轮A和B固定在一起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A为主动轮,A的半径为20cm,B的半径为10cm,A、B两轮边缘上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
A . 1∶1
B . 1∶2
C . 2∶1
D . 2∶3
二、多选题 (共4小题)
1、有消息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由钻石构成.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以计算该行星的质量( )
A .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绕行星运行的卫星的轨道半径
B . 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与星体的半径
C .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公转周期及运行半径
D .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公转周期及公转线速度
2、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v2∝R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B . 若v∝R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C . 若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D . 若
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3、下列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 .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C .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D . 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4、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
,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重力做的功为mgh
B . 物体所受阻力做功为
C .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D .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三、实验题 (共2小题)
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 .(选填甲、乙即可)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丁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2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画出所挂钩码的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
(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 .缺点: .
四、解答题 (共3小题)
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受到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并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0,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A与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 s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2、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m,B点离地高度H=1.0m,A、B两点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
(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3、如图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B点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
(1)小物块在B点时受到的圆弧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五、填空题 (共1小题)
1、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空中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几倍?已知地球半径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