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小题)

1、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 . 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我们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 .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 . 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 . 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秒的回声 B . 体育教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 . 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 . 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实验题 (共1小题)

1、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 .猜想假设;B .得出结论;C .分析归纳;D .实验研究;E .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

三、填空题 (共2小题)

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发令员的枪声才计时,他实际上是      (填“提高”或“降低”)了运动员成绩      s(设此时气温处于15℃)。他怎样才能准确记录运动员的成绩?      
2、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      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      ,最终      

四、

解答题

(共5小题)

1、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是听到枪声后还是看到烟后开始计时,为什么?如果他听到枪声后计时某运动员成绩为12.8s,该运动员实际成绩是多少秒?(空气中声速为340m/s,保留一位小数)
2、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使两只船在水中相距17 km。一只船上的学生将一个发声体放入水中,当发声体发声的同时,船上的灯闪亮;另一只船上的学生在水里放一个听声器,他们看到灯闪亮后经过11 s收到了发声体的声音。请问他们测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3、如图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波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4、某同学站在建筑工地上看见高处的工人师傅用榔头猛地向一个工件敲击了一下,经过0.3s后才听到敲击工件的声音传来。问这个同学与工人师傅相距多远?
5、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m。射击后经过1.4s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40m/s。求枪弹的平均飞行速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