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18届数学中考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7小题)
1、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1=60°,则∠2的度数为( )
A . 30°
B . 45°
C . 60°
D . 75°
2、某村耕地总面积为50公顷,且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村人均耕地面积随总人口的增多而增多
B . 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与总人口x成正比例
C . 若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公顷,则总人口有100人
D . 当该村总人口为50人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公顷
3、
的倒数是( )

A .
B .
C .
D .




4、点A在数轴上表示+2,从A点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所表示的数是( )
A . ﹣1
B . 3
C . 5
D . ﹣1 或3
5、某班7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分别是35、37、38、40、42、42、74,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 40
B . 42
C . 44
D . 74
6、从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全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0000,数据6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
B .
C .
D .




7、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PA与⊙O相切于点A,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 = 40°,则∠ABC的度数为( )
A . 25°
B . 35°
C . 40°
D . 50°
二、填空题 (共7小题)
1、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数是 .
2、如图,已知圆锥的底面⊙O的直径BC=6,高OA=4,则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
3、分式方程
=
的解是 .


4、正五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
5、分解因式:
= .

6、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7、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连接AE,BE,则∠AEB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共10小题)
1、
(1)计算:
+
+2sin60°


(2)解不等式组:

2、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3、《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 ,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放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
译文:“假设有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值金8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
4、如图,⊙O是Rt△ABC的外接圆,∠ACB=90°,∠A=25°,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求∠D的度数.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
与双曲线
的一个交点为P(2,m),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m的值;
(2)若PA=2AB,求k的值.
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AB于点E,点F 在边CD上,DF=BE,连接AF,B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矩形;
(2)若CF=3,BF=4,DF=5,求证:AF平分∠DAB.
7、如图,Rt△ABC中,∠C=90°,AC=
,tanB=
.半径为2的⊙C, 分别交AC、BC于点D、E,得到
.



(1)求证:AB为⊙C的切线;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8、一个不透明袋子中有1个红球,1个绿球和n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
(1)当n =1时,从袋中随机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与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相同”或“不相同”)
(2)从袋中随机摸出1个球,记录其颜色,然后放回.大量重复该实验,发现摸到绿球的频率稳定于0.25,则n的值是 ;
(3)在一个摸球游戏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
根据树状图呈现的结果,求两次摸出的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9、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函数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 … | ﹣3 | ﹣2 | ﹣1 | ﹣ | ﹣ | 1 | 2 | 3 | … | ||
y | … |
| ﹣ | m | … |
求m的值;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4)进一步探究发现,该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最低点的坐标是(1,
),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其它性质(一条即可)

10、如图,抛物线
与直线
相交于A(﹣1 ,0),B(4 ,m)两点,且与x轴交于A 、C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点B重合),过点P作直线PD⊥x轴于点D,交直线AB于点E.
① 当PE = 2ED时,求P点坐标;
② 是否存在点P使△BE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