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五四制)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2、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 )
A . 菌落较大,呈绒毛状
B . 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C . 菌落较大,呈青绿色
D . 菌落较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3、自然界中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 )
A . 寄生
B . 腐生
C . 共生
D . 仿生
4、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 .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 .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 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
5、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 按时作息,劳逸结合
B . 不吸烟、不喝酒
C . 经常不吃早餐
D . 坚持体育锻炼
6、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和习惯与环境息息相关,以下行为或习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B . 爬山游玩时,乱丢果皮等垃圾
C . 把旧报纸、玻璃瓶等卖给收废品的
D . 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7、如图分別表示人体免疫的两种免疫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幅图均表示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 . 图一中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 图二中的溶菌酶能使病毒失活,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 . 两幅图均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8、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B . 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C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 .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9、青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以下有关青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
B . 多细胞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
C . 营养菌丝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D . 青霉素呈绿色是因为直立菌丝是绿色的
10、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C . 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手、足癣
D . 细菌和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11、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 . 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 . 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 .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12、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能够繁殖后代
B . 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C . 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中
D . 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13、微生物结构简单,但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
B . ②通过形成芽孢繁殖后代
C . 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
D . 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14、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
B . 未打断瓶颈时变质的是乙瓶
C . 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是否煮沸
D . 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据甲、乙、丙三图所示结构示意图,回答:
(1)图甲中,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到[ ] 引起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形成听觉。
(2)图乙中,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等,容易使[ ] 的曲度过大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 ] 前方,形成近视。
(3)当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后,出现的现象是 ;图丙中[d]处受伤被切断后;出现的现象是 ,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下图是细菌和蘑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菌只有[ ]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所以属于 生物。
(2)当 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称作 ,以抵抗不良环境。
(3)蘑菇的地下部分9是 ,它的作用是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
(4)图乙中的10是蘑菇成熟的 ,是从[ ] 里散放出来的。
3、 2015年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派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据此分析回答:
(1)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是 约1/3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 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 随着吹气而起伏。
(2)某人腿部不慎受伤,伤口处不断涌出鲜红的血液。据此判断他受伤的是 血管,应釆取的急救措施是:在受伤血管的 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填“近”或“远”)
(3)灾情发生后,防疫人员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 产生抵抗破伤风杆菌的 ,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4、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 A | B | C |
实验步骤 | ①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 ||
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不做处理 | |
③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
实验现象 | 出现许多菌落 | 出现个别菌落 | 不出现 |
(1)一个菌落是由 个细菌或真菌经过 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3)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
(4)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果可靠,还应设置 。
(5)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酵母菌是食品制作中经常被利用的一种微生物,下图为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来看,生面团是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的过程叫做 ,酵母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做 ;酵母菌之所以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是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没有 。
(2)将生面团保持在30℃,1小时后它的体积将会 ,理由是 。
(3)若将生面团保持在0℃,1小时后放入烤炉烘烤,生面团的体积无明显变化,原因是 。
(4)经过蒸烤,面团中的酵母菌是否还能生存?为什么: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