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8小题)

1、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A .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 以为高架桥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2、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上升的电梯 C . 商场内的收银员 D . 货架上的商品
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站台 B . 甲车 C . 乙车 D . 自己
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 )
A . 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C . 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 D . 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5、“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删不动,是船行.”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地面 D . 河岸
6、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7、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A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8、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 . 划船的小伙伴 B . 船尾 C . 河岸 D . 鲁迅

二、填空题 (共9小题)

1、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2、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3、王老师周末驾驶汽车去郊游,驶上高速后,王老师感到远处的小山离他更近了,小山离他更近了是以      为参照物.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这段时间汽车行驶了      km.
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5、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      (选填“西”“东”)行驶的.
6、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

7、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用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设每层楼高为3m)
8、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①可能      

②可能      

③可能      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9、“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三、解答题 (共4小题)

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2)一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长度是400m,速度为108km/h,合      m/s,火车通过一条长度为2km的隧道,所用时间为      
2、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 (2)
A . 铁路边的树木 B . 小孩子的座位 C .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 . 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45分.

(1)若以司机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大?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少时间?
4、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      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采,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      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      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四、实验题 (共4小题)

1、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⑴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

⑵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

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吗?这个过程说明了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司机的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

(1)当你乘坐在此行驶的汽车上时,紧急停车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司机是      (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2)汽车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打开暖风可消除,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3、小明平时骑自行车上学,第一次从家里到学校的s﹣t图如图所示

(1)3﹣5分钟这段时间小明相对于地面是      (静止/运动),6﹣8分钟这段时间以      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
(2)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m/s.
4、如图所示,甲图为小明同学在不同时刻拍摄的两幅照片.

(1)由甲照片你能否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
(2)若所拍摄的照片为乙图,你得到的结论又将如何?说明理由.
(3)若小明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不变,如何调节才能由照片甲得到照片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4 运动的相对性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