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是什么的应用和普及,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
A . 互联网 B . 电话 C . 电视机 D . 微信
2、积极主动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克服哪些负面心理状态(    )

①自尊   ②自卑   ③自信   ④自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我们要平等待人的根据是(    )
A . 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公共生活 B . 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C . 交往是我们成长中的迫切需要 D .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4、近年来,记者调查表明,有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在穿着上以奇装异服为美,有些男生还喜欢留长头发、染头发。上述学生的行为属于(    )
A . 不讲礼貌的表现 B . 不讲礼仪的表现 C . 张扬个性的表现 D . 追求时尚的表现
5、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能(    )

①体现一个公民的素质

②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

③展示一个社会的风尚

④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6、中考、高考加分已成为一个关乎公平的问题。据新华网报道:11月21日,贵州省教育厅拟定了《省教育厅关于清理和规范我省中考加分有关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广大网民和全社会征求意见,广大网友可以通过QQ邮箱等进行意见反馈。这说明了新媒体(    )
A . 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 B . 影响个人的经济生活 C . 有利于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D . 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
7、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反复冲击着我们。我们要学会分辨并敢于质疑,下列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有些信息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 B . 有些信息是正面的,有些则是负面的 C . 有些信息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有些则是虚构出来的 D . 这些信息只会混淆视听,扰乱公共秩序,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8、关于网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B . 网络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C . 对付网瘾的关键是拒绝网络 D . 我们要合理地利用网络
9、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打击经济生活中的不法行为都离不开(    )
A . 法律的保障 B . 道德的约束 C . 文明的交往 D . 奉献的精神
10、下面漫画中父母的建议分别体现了孩子对压岁钱享有的(    )


A . 占有权和使用权 B . 收益权和处分权 C . 使用权和处分权 D . 处分权和占有权
11、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
A . 继承权 B . 著作权 C . 专利权 D . 商标权
12、我们应该倡导和践行的消费理念有(    )

①适度消费  
②理性消费  
③盲目跟风消费  
④绿色消费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3、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书指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4、在学校里,我们应负的责任是(    )
A . 爱护公物、热心公益 B . 孝敬父母、赡养父母 C . 爱岗敬业、服务社会 D . 努力学习、遵纪爱校
15、下列更能体现一个人成长的是(    )
A . 年龄的增加 B . 身体的发育、个子的长高 C . 学识的增进 D . 感悟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16、“一根火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张处方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说明了(    )
A . 责任无小事 B . 责任助我飞翔 C . 要敢于负责 D . 要善于负责
17、我们要承担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责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驼负千斤,蚁背一粒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 . 相互支持,共同协作
18、法律保护我们的成长,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
A . 知法和守法 B . 懂法和用法 C . 约束和引导 D . 制裁违法犯罪
19、法律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    )

①由公民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制定

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体现国家意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关于法律和道德的联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 B .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 C .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 D . 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范围和约束力是相同的

二、简答题(共4小题)

1、无论是对于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传播者,遵循网络道德,加强网络道德自律,都是净化网络环境、保障我们网络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
(1)网络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国家所制定的什么样的道德要求?
(2)要遵守网络道德,我们要努力做到哪些方面?(至少三个方面)
2、当我们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维权?
3、责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又很普通平凡。请举例说明。(至少五例)
4、“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需要我们做到什么?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请你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

四、实践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了“初识法律”的内容后,为提高同学们对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认识,兴义市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决定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1)【活动设计】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活动形式。
(2)【主题拟定】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3)【案例分析】

案例一:山东省首例利用木马程序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在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宣判。大学毕业的李树江制造出了三种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在网上以300—3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另外三个购买木马程序、控制他人电脑系统的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案例二:在定福庄中学校门外的一家西饼店门前,5名年轻男子突然快速接近一名将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张莱,并对这名中学生“连砍带打”。之后,行凶者迅速跑开。受伤中学生的右腿膝盖轻伤。被警方抓获的行凶嫌疑人陈某交代,他听说朋友在定福庄中学考试期间因被张某索要香烟而与其发生口角,遂纠集同学刘某等四人在该校附近“教训”张某。刘某等四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一中李树江的行为和案例二中刘某等四人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这两种违法行为有什么相同之处?

(4)【社会透视】目前,违法低龄化现象的出现是政府必须正视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青少年的哪些心理偏差分不开的?(至少两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