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意思最相近的选项是(    )

A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 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网络的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我们要(    )

①提高鉴别能力   ②远离网络生活   ③增强自护意识  ④遵守网络规则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4、在中国社会,中国身份制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形成的行为制约准则。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_确定的。(   )
A . 父母 B . 社会实践 C . 社会关系 D . 老师
5、山东济宁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接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节目开播几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  )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方式

③关注社会能让我们赚大钱                                                               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网络对生活影响的是(  )
A . 百度搜索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B . 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 C . 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 . 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
7、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①平等对待他们

②尊重他人人格

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④歧视、嘲笑他们

⑤凭借自己的某些优势,在他们面前显示出“高人一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⑤
8、某地政府机关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来机关办事的群众”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工作人员从办事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该政府机关的做法是(  )

①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行为    ②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为

③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行为    ④宽容别人、委屈自己的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③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一条款表明(    )
A . 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依法严厉惩处 B . 平时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C . 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 D . 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
11、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规则改进要对自己有利 B .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不用改进 C . 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D . 规则的制定和改进与我无关
13、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

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④
14、在生活中,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青少年(    )

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追求时尚 
③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
A . 讲文明、讲礼貌只表现在口头上 B . 文明礼貌只表现在行动上 C . 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 . 文明礼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16、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这是因为(    )
A . 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B . 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C . 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 D . 大家在一起的唯一目的是把学习搞好
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下列能够成为我们青少年作为的是(    )

①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发展

②只关注学习和个人事

③关注社区治理和服务,积极提建议

④在政府网站上参与“最美环卫工”投票活动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对下面漫画《上当了》认识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只要远离电脑就不会有危险 B . 青少年应警惕网络中的陷阱、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蚀 C . 电脑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弊无利 D . 青少年只要一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的俘虏
19、正在国外度假的黄渤在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地说:“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国)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这条微博得到了过万网友的热议和支持。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现实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③规则可有可无

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自去年以来,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再度加快,在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和奖罚联动机制启动,向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在公考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快社会诚信建设(    )

①可以让人们在选择诚信时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

②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

③能够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信用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1、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案例

再现

2015年5月1日,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拦截,经检测,其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65毫克

法律

链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章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注: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小萍:“他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B . 小忠:“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 小莉:“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D . 小金:“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22、今天你“刷屏”了吗?利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谩骂,这种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不应该做的是(    )
A .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B . 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和抗诱惑的能力 C . 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 D . 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谣、不传谣
23、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24、2017年4月18日,中国江苏网消息:在近期“惠民大走访”中,京口政协医卫组的政协委员发现,桃花坞路、梦溪路沿途法桐飘絮严重,让环卫清扫员睁不开眼。2017年4月17日,政协委员们专门为环卫工人送去了防护眼镜和口罩,帮他们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这一行动(    )

①体现人人平等,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

②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会让环卫工人得到满足感、成就感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5、下列选项能体现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的是(    )
A . 都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 . 犯罪的特征体现了它与—般违法的区别 C . 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改正有可能走向犯罪 D . 只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2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

③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7、社会关系拥有不同的类型,下列关系中属于社会关系类型的是(    )

①血缘关系        ②地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亲子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8、对犯罪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②是对社会危害程度比较大的严重违法行为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④犯罪的特征体现了它与一般违法的区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后,一些外地人员涌向雄安新区进行炒房。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经查处房地产、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765起,拆除违建125处,关闭售楼部71家、中介机构35家,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条,严厉查处违规网上售房行为9起,对10家恶意炒作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约谈,刑事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
(1)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三、综合探究题(共3小题)

1、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某校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图片展”主题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某同学却认为:我没有违法犯罪,没必要参加这项活动。

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这个暑期,邮轮旅游无疑是最火的旅行方式。从7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周都有几趟邮轮从天津港出发,承载着成千上万名北京游客出游。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读了这则报道,张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和她的学习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探究准备】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邮轮“规则”,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2)【明辨是非】在活动过程中,李明说:“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对此,学习团队的同学展开了讨论。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3)【请你支招】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为避免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3、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难免受到伤害。针对这一情况,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竞答活动。

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回答下列各题。

环节一:

(1)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2)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3)环节二:未成年人面对歹徒行凶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二是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三是与歹徒斗智斗勇,利用社会力量将其抓获。

请说说这三种情况分别可能导致怎样的结果。

(4)如果我们遭遇歹徒行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