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1、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A . 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 . 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B . 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 .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 . 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3、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 .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时机 B . 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 . 跨国企业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 .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4、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    )
A .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5、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吕氏春秋》中有“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中有“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时至而作,竭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    )
A . 中国古代农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 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 D . 中国古代农民注重因地制宜
7、宋代的“市”与唐代的“市”的区别在于(    )

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出现出了“市”

②设立了“草市尉”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④邸店、车坊、会馆兴隆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8、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
A . 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 . 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 . 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9、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 .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 自耕农数量减少 C . 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 . 土地兼并加剧
10、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1、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3、《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标准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4、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四幅图片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5、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
A . 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 . 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 . 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 .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16、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 .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 .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1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D .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18、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 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B .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 垄断现象的出现
19、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 605人增加至27 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拜金主义盛行 B . 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 . 法律制度不健全 D . 城市化进程加速
20、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
A .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 . 生产规模扩大和资本高度集中 C . 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 D . 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21、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    )

①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

②重工业地位上升

③内燃机广泛应用

④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2、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

27.5

9.1

6

1900年

19

13

12

A . 经济危机的影响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 . 交通运输的改进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
23、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B . 工业革命后的晚清政府 C . 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 D . 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24、下列对美国从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过程表述准确的是(    )
A . 快速发展——“滞胀”——复苏——繁荣 B . 复苏——快速发展——“滞胀”——繁荣 C . 复苏——快速发展——繁荣——“滞胀” D . “滞胀”——复苏——快速发展——繁荣
25、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 . 斯大林模式 B .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26、下列国际组织中,旨在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的是(    )
A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 亚太经合组织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世界银行
27、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世界银行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8、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请你为下边的漫画选择合适的标题(    )

A . 迅速兴起的不结盟运动 B . 不断扩大中的欧洲联盟 C . 日益发展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 . 艰难前行的独立国家联合体
29、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其合作领域都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

④都是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0、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    )

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令人目不暇给,有52835项展示品,其中令举世惊奇的是: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吕米埃兄弟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材料四: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这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

材料五: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1)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三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国家的展品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根据材料五,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点?
(3)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你认为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