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会思品初中毕业生学业全真模拟考试试卷6
年级: 学科:社会法治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姚航平 ②俞亮 ③杨益大 ④王泽山




①《十二铜表法》是古希腊第一部成文法典
②《明治宪法》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①实施依法治国必须保证违法必究
②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打击违法犯罪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①善于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无所顾忌地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②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可以不必诚实守信
③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网络交往行为
④正确行使网民权利,自觉履行网民义务
①百家争鸣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启蒙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深刻变革,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选项 | 前因 | 后果 |
A | 新文化运动 | 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大解放 |
B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直接引起了轴心国集团的瓦解 |
C | 抗日战争胜利 | 结束了近代中国被奴役的历史 |
D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①缺乏公平竞争的意识
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④违背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有利于突出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民族凝聚力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请你细品漫画,运用所学思品知识,谈谈你对漫画中人物转变的思考。
材料一: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材料二: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因历史上的过度采伐而严重荒漠化。55年来,三代塞罕坝务林人营建人造林,将林场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然而,创业历程充满坎坷。通过反复实践,林场技术骨干创新了适合高寒地区的“全光育苗技术”和“三锹半植苗法”,提高了造林质量与速度。他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材料三:12年前,于士涛大学毕业选择了塞罕坝,想在这片林海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塞罕坝冬季的寒冷与荒凉、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让他一度受挫,但林科所前辈们的事迹让他认识到:只有荒凉的沙地,没有荒凉的人生。他坚定信念下决心要做战士,不当逃兵。12年来,他主持完成营造林近20万 亩,完成病虫害防治15万余亩,他说:“我的诗和远方就是这片朝夕相处的林海。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1867年)
阅读史料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请你结合所学中国历史进程相关史实,证明赵烈文预言的准确性。
(内战)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统一,使领土、劳动力体制得到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同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摘自人民日报《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结合所学,请你谈谈青少年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应有之举。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关链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有些人盲目跟风,照搬照抄他人的致富经验,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一些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对当地优良传统文化缺乏重视。
一百多年前,封建制度下的封闭、落后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历史的反思,民族的自省。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大国外交”的国际背景和政策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设立“扶贫日”、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