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水调歌头·中秋》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0小题)

1、苏轼,字       ,号       ,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       )及父亲       同为“       ”。

2、“水调歌头”,是      ,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            等。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遥问天上宫            何事      向别时圆?

      户      chánjuān        起舞      人间清影。

4、解释划线点的词。

酒问青天        高处不       起舞清影        何事向别时圆        

5、《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      ”的句子。

6、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7、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8、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 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 .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 .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二、问题理解(共3小题)

1、翻译句子。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词《水调歌头·中秋》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3、概括《水调歌头·中秋》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三、拓展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诗歌。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

(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两文。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

(2)甲乙两词皆由景入情,景为情设,情为景生,请你从“梅”“兰”“竹”“菊”或“风”“花”“雪”“月”中任选一个意象,以类似的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水调歌头·中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