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 . 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 .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40℃,这个过程中( )
A . 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 .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 .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3、下列事例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汽车驶过,公路上尘土飞扬
B . 油滴在水面上散开
C . 打开香水瓶后,满屋充满香味
D . 把一匙糖放入一杯水中,用筷子搅动,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4、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 .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 .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 一根铜丝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5、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 .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也不变
C .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 .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8、1kg、0 ℃的水温度升高到10 ℃时吸收的热量为Q1 , 1 kg、80 ℃的水温度升高到90 ℃时吸收的热量为Q2 , 比较Q1和Q2可得( )
A . Q1=Q2
B . Q1>Q2
C . Q1<Q2
D . 无法比较Q1和Q2的大小
9、2 kg的冰从-20 ℃升高到-5 ℃吸收的热量是Q1 , 2 kg的水从5 ℃升高到15 ℃吸收的热量是Q2 , 则[已知c冰=2.1×103 J/(kg·℃)]( )
A . Q1=Q2
B . Q1>Q2
C . Q1<Q2
D .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常见的物质是由 、 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 越高。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 ,可以 。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 。不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 ;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 。
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和分子间的 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 有关。
6、改变内能的方法有 和 两种方式。在 过程中, 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其单位也是 。
7、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 增加;“烧红的炭放热”的“热”是指 。
8、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物理意义是 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 (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 (填“>”“<”或“=”)c水 , 所以相同时间内 (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1)图 (填“甲”或“乙”)是水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 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
(3)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 ?
3、质量为2 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 ℃升高到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 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