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2、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热
C .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D .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3、液态氧、液态氮和液态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当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三种气体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4、室温是18℃。温度计在酒精中的示数是17℃,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来后,它的示数( )
A . 会马上升高到18℃
B . 仍然保持17℃不变
C . 先下降,然后上升到18℃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100℃的水蒸气通过100℃的水,水蒸气和水将( )
A . 水蒸气会减
B . 水会减少
C . 水和水蒸气的多少都不发生变化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2、如图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3、冬天,人们长跑时从嘴里呼出的“白气”是 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 热。
4、观察水的沸腾:①水未达到沸点前,随着温度的升高,烧杯里脱离器壁上升的气泡数量逐渐 。②水沸腾后,不断加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或“不变”)。停止加热,会看到杯内的水 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
5、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成为液态,储存在打火机里的。
6、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热量。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某工厂拟生产两种温度计,厂里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酒精.为达到实惠又切实可行,这两种温度计应选用的液体是:
(1)能测铅、锡熔点的温度计选: ;
(2)家用寒暑表选: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请回答:
(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 ;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烧瓶(开水)、火柴、 。
(2)组装实验装置时,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 ,放上石棉网;再将烧瓶用铁夹固定.
(3)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观察到液态的水变成 从烧瓶口冒出时生成的白雾。
(4)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 ,握金属盘手的感觉是 。
(5)加热时烧瓶里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金属盘底部出现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