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1.5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基础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1、S2 , 图中左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 . S1>S2 , η1=η2
B . S1>S2 , η1>η2
C . S1<S2 , η1=η2
D . S1<S2 , η1>η2
2、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 . 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 . 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用同一滑轮组分别把100 N和200 N的重物匀速提高5m,如果两种情况下的额外功相等,则( )
A . 所做的总功相等
B . 所做的有用功不相等
C . 两次的机械效率相等
D . 用于拉绳子的力两次相等
4、功率为10kW的起重机在一分钟内,将重
的物体升高2m,水平移动4m,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 )

A . 总功为
B . 有用功为
C . 总功为
D . 机械效率为30%



5、图中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
A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B .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C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 的功用于剪纸
D .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 的功用于剪纸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使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 ,用 表示。
3、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 ,用 表示。
4、 功与 功的总和叫总功,用
表示,写成公式
+ 。


5、 跟 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表达式是:
= 。因为 总小于 ,所以机械效率
总小于1。测定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 。


6、某人用斜面装置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部拉到顶部,已知斜面长为5m,高是2m,拉力F=60N,则此人做的有用功为 ,额外功为
7、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很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36kg的物体提升50cm,则需要做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g取10N/kg).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由表中第 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J。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一块重10N的木块匀速拉上一个长为2m,高为0.5m的斜面,已知F 大小等于3N,求在这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拉力F做了多少功?机械效率是多大?
2、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625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与绳重,求:
(1)重物上升的速度;
(2)本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悬挂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