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三、简答题(共6小题)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四、流程题(共2小题)

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
五、实验题(共1小题)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 = CuSO4 + H2O + Cu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