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2.3 物质的比热容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 . 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 . 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放热多少有关 D . 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2、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 . 温度升高较少 B . 末温较低 C . 内能增加较少 D . 内能较小
3、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 . 甲最大 B . 乙最大 C . 丙最大 D . 一样大
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 .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 .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 .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5、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 . 水比较便宜 B . 水的密度小 C . 水的比热容大 D . 水的沸点高
6、将比热容不同的物体同时放入冰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比热容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 .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 . 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 . 无法确定谁放出的热量多
7、如图所示是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给两杯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乙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如果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由图象不能判断 的大小
8、小明阅读了下表,并经过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B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可能不同 C . 通常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要小一些 D . 液体物质的比热容都比固体物质的比热容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阳光同照沙滩和海面.温度高的是      ,这是因为沙子比水的       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对于某种物质,它的比热容是      的,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是      的。常见的物质以      的比热容最大。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物理意义为: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半杯水比热容为      。夏天,光脚走在海滩上会感觉到沙“烫脚”,走进海水中却感觉到海水很凉,这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子比热容的缘故。
4、热量可以用公式      计算,其中吸热公式为      ,放热公式为      
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 )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到相等的温度后,再分别放出相等的热量。则两个小球的温度相比t      t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潍坊白浪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域面积大大增加,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变小了。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的解释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0.46×103J/(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2.3 物质的比热容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