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1、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 . 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 B . 电视机上装有一条户外天线 C .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有避雷针 D . 在烟道的中央装有静电除尘器
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 电流强度 B . 电场强度 C . 电势差 D . 电动势
3、下列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动势就是电压,它是内外电压之和 B . 电动势不是电压,它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C . 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D . 电动势的大小与外电路的结构有关
4、使用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如图甲或乙所示,已知电流表的内电阻约为0.2Ω,电压表的内电阻约为10kΩ,若被测电阻R的电阻值约为4Ω,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选用甲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大于电阻的真实 B . 选用甲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 C . 选用乙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大于电阻的真实值 D . 选用乙电路测量结果更准确,且测量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
6、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和C分别为电阻R1、R2的U-I图线,用该电源分别与R1、R2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P2 , 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1、η2 , 则(   )

A . P1>P2 , η1>η2 B . P1=P2 , η1<η2 C . P1=P2 , η1>η2 D . P1>P2 , η1<η2
7、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有时候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并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整体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其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A用绝缘细线L1悬挂于O点,AB间用绝缘细线L2相连。整个装置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AB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电场和A、B所带电量大小正确的是(   )

A . 场强方向水平向右,qA > qB B . 场强方向水平向右,qA <qB C . 场强方向水平向左,qA > qB D . 场强方向水平向左,qA < qB
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B .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高,电容越大 C . 电容器不带电时,电容也不为零 D .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9、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1、2、3为电场中的三个点,则各点的场强E和电势 的大小关系为(    )

A . E1 E2 B . E1 < E3 C . 1 2 D . 2= 3
10、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是一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射入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根据以上描述,可做如下判断(    )

A . 场强方向向右,a点电势较高 B . 场强方向向左,a点电势较低 C . a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D . ab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11、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势差,现使B板带正电,A板带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A板稍微向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小 B . 若将A板稍微向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小 C . 若将A板拿走,静电计指针张角不为零 D . 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极板之间,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小

二、实验题 (共3小题)

1、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间的距离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      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随其所带电荷量的      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某课外小组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10”挡;

B.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C. 将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读出电阻的阻值;

D.                 ▲          

(1)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2)D步骤应该是      
3、某同学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A、1节干电池

B、电流表,量程0-0.6A,0-3A

C、电压表,量程0-3V,0-15V

D、滑动变阻器0-20Ω、2A,滑动变阻器0~500 Ω、0.2 A

E、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尽量得到较好效果,电流表量程应选      ,电压表量程选      ,滑动变阻器选      
(2)他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下图给出了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3)这位同学测量时记录了5组数据,并将数据填入了以下表格中。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在图画出U-I图线      。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      V, 内阻      Ω。

三、填空题 (共2小题)

1、在某电场中将5.0×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6.0×10-3J的功, A、B两点间的电势差       V;规定B的电势为零,把电量为2.5×10-8C的负电荷放在A处,该负电荷在A处的电势能为       J
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电阻R1=3Ω,R2=6Ω,电容C=30μF. 闭合电键K,且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大小      A,然后将开关K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总电量      C

四、解答题 (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1Ω,电灯L上标有“3V 6W”的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Ω.若电灯恰能正常发光,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电源消耗的热功率Pr;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2、一根长为2m,横截面积为2.0×10-5m2的铜棒,将其两端与电动势4.0×10-2V,内阻不计的电源连接,铜棒的电阻为2.0×10-3Ω,铜内自由电子密度为8.0×1029m-3 . 求:
(1)通过铜棒的电流;
(2)铜棒内的电场强度;
(3)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4)不考虑电源内阻,请你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推导:铜棒两端的电压U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3、在19世纪末发现电子以后,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 (R.A.Millikan)在1907年~1913年间就微小油滴所带电荷量进行了多次的测量,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油滴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当u=Uo时,使某个质量为m1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u=U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4、如图所示是示波管的原理示意图,电子从灯丝发射出来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通过加速极板A上的小孔O1射出,沿中心线O1O2垂直射入MN间的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2 , 经过偏转电场的右端P1点离开偏转电场,然后打在垂直于O1O2放置的荧光屏上的P2点。已知偏转电场极板MN间的距离为d , 极板长度为L , 极板的右端与荧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电子的质量为m , 电量为e , 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所受的重力,且电子离开灯丝时的初速度可忽略不计。

(1)求电子通过P1点时偏离其通过O1点时运动方向的距离大小。
(2)若P2点与O1O2延长线间的距离称为偏转距离y , 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即y/U2)称为示波器的灵敏度。求该示波器的灵敏度。
5、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12V、 内电阻为 2Ω,AB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A=10Ω和RB=12Ω,今调节可变电阻C , 使它们获得不同的电功率。

(1)当可变电阻C为多大时电阻A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当可变电阻C为多大时电阻C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第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