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0小题)

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2、下列仪器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

A . 刻度尺 B . 量筒 C . 天平 D . 停表
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 . 质量 B . 时间 C . 路程 D . 速度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B . 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
5、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踢出去的足球 B . 手表上的秒针 C .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D .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慢不变地行驶
6、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树木 B . 电线杆 C . 房屋 D . 汽车
7、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 C . 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 D .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
8、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
A .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 .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 C . 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 . 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
9、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 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 B .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 .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 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 . 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二、多选题 (共4小题)

1、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 B . 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 C . 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 D . 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
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 . 0s~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车必向西行驶 B . 乙可能向东行驶 C .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4、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相邻闪光时刻小车前轮与斜面接触点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cm,BC=7.3cm,CD=12.2cm,DE=17.2cm。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0.3s B . 小车从A点运动C点通过的路程为9.7cm C . 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D . 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为1.47m/s

三、实验题 (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 C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 .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3、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3)他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后一半S2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做的是      运动.小车在全程中平均速度是       m/s.

四、填空题 (共5小题)

1、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2﹣t3时间段内      速度较快,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的平均速度是      ,龟的平均速度是      

2、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
3、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37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D31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D315次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      
(2)D315次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       km/h(保留一位小数);
(3)中途D315次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高架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

求:①该高架桥的长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      

4、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道,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五、计算题 (共2小题)

1、如图为收费站路边的两个交通标志牌,两牌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内容,求:出租车从此地到机场最快要用多长时间?

2、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