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8小题)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⑥③
C . ①②④③⑤⑥
D . ①②④⑤③⑥
2、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能影响环境
3、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假如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成菜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沸水破坏了细胞的(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膜
C . 细胞壁
D . 细胞质
4、在玻片上有一“9b”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
A . 9b
B . q6
C . 6q
D . b9
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 . 害虫
B . 阳光
C . 温度
D . 水
6、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 )
A . 所有实验参数都相同
B . 所有实验参数都不同
C . 所有实验变量都不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参数相同
7、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 生命现象
B . 生物的活动规律
C . 一切生物的组成
D .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疾“利器”——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液泡
9、图表示某植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B . 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C . ③过程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D . 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10、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
12、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
A . 低温和干燥
B . 低温和潮湿
C . 高温和干燥
D . 低温和室温
13、下面是泽泽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 .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 . 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
D . 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
14、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
A .
B .
C .
D .




15、周小玉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她判断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你知道她看到了什么吗( )
A . 细胞壁、叶绿体
B . 细胞壁、细胞膜
C . 细胞质、细胞核
D . 细胞膜、细胞质
16、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相似,动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DNA
D . 染色体
17、下列可以改善环境的人类活动是( )
A . 堆放垃圾
B . 植树造林
C . 喷药灭虫
D . 毁林造田
18、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周围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畜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与你相伴,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生物学无关的是( )
A . 校园的花草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B . 果园养鸡促进了物质的综合利用
C . 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D . 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的短缺
19、如果以无色洋葱为材料,做好临时玻片标本后要进行( )
A . 观察
B . 染色
C . 盖盖玻片
D . 画图
20、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 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 .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1、下列各项中,与生物学有关的是( )。
①癌症的研究 ②人类的食物 ③穿的丝绸、棉麻 ④能源利用,如煤油 ⑤药物的研制 ⑥克隆技术
A . ①②③⑥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⑤
22、在完成了对光的步骤后,我们在目镜中看到的视野是( )
A . 灰暗的
B . 白亮的
C . 黑暗的
D . 有阳光直射的
23、显微镜视野成的像是( )
A . 正像
B . 倒像
C . 有时是正像,有时是倒像
D . 不清楚
2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
25、被国际上赞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 米丘林
B . 袁隆平
C . 爱因斯坦
D . 爱迪生
26、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 . ④和⑤
B . ③和⑥
C . ①和③
D . ②和⑥
27、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精心设计了实验。请根据实验记录表中所给的信息判断:该同学研究的是影响大豆发芽的哪一个因素? ( )
花 盆 |
光线情况 |
温 度 |
水 |
甲 |
向阳处 |
20℃ |
充足 |
乙 |
向阳处 |
20℃ |
不充足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28、如图中,甲是小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要观察到乙图所示的物像,他应该怎样做?( )
A . 换用较高倍数的目镜
B .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 将玻片向上方移动
D . 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二、综合题 (共1小题)
1、如图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在泸州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对光时视野的光线较暗,此时光圈已最大,还可采取的措施是转动 。小芳在观察玻片标本片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依然不动,则污点应该在 上。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和[ ]。(填序号)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数目变 。
(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线粒体吗? 。因为它 。
(5)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