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 . 10dB
B . 50dB
C . 70dB
D . 90dB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 超声波的频率比声音低
D . 人耳可以听见超声波
3、对“0dB”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 dB说明物体不振动
B . 0 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音
C . 0 dB说明频率低于20 Hz
D . 0 dB说明频率高于20 000 Hz
4、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 . 减小噪声污染
B . 减小大气污染
C . 绿化美化环境
D . 减小水污染
5、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 在学校周围植树
B .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 .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小
B . 蝴蝶翅膀振动不能产生声波
C . 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够大
D . 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是超声
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面,有优美动听的,有令人烦躁的,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是为了( )
A . 减弱噪声的污染
B . 测量声音的音调
C . 测量声音的音色
D . 测定声音的响度
8、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
B . 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
C . 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D . 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
9、下列关于乐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 .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C .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
D .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10、如图所示,在天津的某些地区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2、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 (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3、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
4、用手机通话和面对面说话,都是信息交流方式,传递信息时前者主要靠电磁波,后者主要靠声波。从传递能量的形式看,电磁波传递的是 能,声波传递的是 能。
5、每逢中、高考考试期间,有关部门都会要求考点附近的工地停止施工,以免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考生答题,这项措施是从 防止噪声的。考试期间的铃声是用来传递 的。
6、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在空中排列情景如图所示。表演时为保证队形不变每两架飞机间要保持相对 。飞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有的观众用手堵住了耳朵,这是为了在 控制噪声。飞机着陆后关闭引擎,依然能够滑进停机坪是因为它具有 。
7、“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8、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9、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叫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和 减弱噪声。如图丙所示,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仪是测定声音的 (填写声音的相关牲征),它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警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3)若此路段限速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4)如果将测速仪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汽车运动的距离(s)﹣时间(t)和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请在甲、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图象,并在丙图中画出汽车在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下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试验数据: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 ;
② 。
(2)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有关。(写出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