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一)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判断(共10小题)
1、温度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A . 正确
B . 错误
2、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摸最准确。
A . 正确
B . 错误
3、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速度。
A . 正确
B . 错误
4、读温度计时,视线需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A . 正确
B . 错误
5、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A . 正确
B . 错误
6、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
A . 正确
B . 错误
7、水的液态和气态能互相转化。
A . 正确
B . 错误
8、露是水蒸气。
A . 正确
B . 错误
9、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A . 正确
B . 错误
10、水的形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A . 正确
B . 错误
二、选择(共10小题)
1、水的状态变化与( )有关。
A . 温度
B . 气候
C . 热量
D . 环境
2、进行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的原因是( )。
A . 冰块不够
B . 保证比赛公平
C . 要节约用冰
3、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哪个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作为测得的温度呢?( )
A . 俯视
B . 平视
C . 仰视
D . 斜视
4、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
A . 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 . 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C . 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
5、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 . -1摄氏度
B . 0摄氏度
C . 4摄氏度
6、冰块放在实验室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 室内温度高
B . 冰块比较小
C . 桌子产生了热
7、把固体的冰块放到水中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
A . 冰块会慢慢沉淀下去
B . 冰块会浮在水面
C . 冰块一边融化一边下沉
D . 冰块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8、水变成冰的过程叫( ),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叫( )。
A . 蒸发
B . 凝固
C . 凝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B . 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 .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
10、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 . 华伦海特
B . 摄尔休斯
C . 阿尔伯特
D . 伽利略
三、填空(共5小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来表示。
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进行测量。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 。
4、水有 、 和 三种形态。
5、 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用来测量人身体的温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
四、连线(共1小题)
1、人体正常温度 100℃
水沸腾时温度 50℃
水结冰时温度 37℃
夏天室内温度 30℃
夏天阳光下水泥地面温度 0℃
五、填图(共1小题)
1、

℃ ℃
六、实验(共1小题)
1、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 | 开始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7分钟 |
温度℃ | 78 | 76 | 74 | 72 | 70 | 68 | 66 | 64 |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的温度是20℃,那么1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七、简答(共4小题)
1、写出测量水温的方法。
2、江河里的水为什么一直流不完?
3、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在使用体温计量体温前会捏着体温计甩动几下,这是在做什么呢?
4、附加题
使用冷暖气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
A . 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 . 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 .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 .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