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检测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的变化,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变化。
3、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 的物质,因此我们可以用 去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 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6、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主要有:改变 、 、产生 生成 。
7、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只有经过 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空气、水、火、电、声音也是物质。
A . 正确
B . 错误
2、淀粉溶解于冷水,因此我们在制作“神秘信件”时,可以将淀粉用冷水化开,充分搅拌来制作。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等是否发生了变化来辨别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A . 正确
B . 错误
4、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和铁锈的差别。
A . 正确
B . 错误
5、铁锈是一种稀有金属,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A . 正确
B . 错误
6、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A . 正确
B . 错误
7、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 正确
B . 错误
8、水烧开时,能看到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化学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9、做“磁铁吸引铁和铁锈”对比实验时,最好用铁屑与从生锈铁制品上刮下来的铁锈细末做对比实验。
A . 正确
B . 错误
10、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害无益的。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是( )。
A . 空气
B . 我们的理想
C . 人类自身
2、把沙和豆子混合,搅拌后发现( )。
A . 产生了新物质
B . 沙子减少了
C . 没有明显变化
3、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属于( )。
A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B . 物理变化
C . 化学变化
4、米饭咀嚼后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
A . 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B . 嘴巴里有糖
C . 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
5、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
A . 白色大颗粒
B . 都是立方体颗粒
C . 白色细小晶体
D . 都是长方体颗粒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
A . 一种新物质
B . 不知名的合成水
C .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物
7、把同样大小的铁和铁锈放在桌上,同样地敲打,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锈易敲碎
B . 铁易敲碎
C . 铁和铁锈都不易敲碎
8、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白糖( )。
A . 变成液态的糖
B . 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 . 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9、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夏天容易爆胎
B . 爆炸火药
C . 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10、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变化的速度快慢不一样
B . 一杯水放在阳光下蒸发完了,这是化学变化
C . 物理变化中会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也有物理变化
11、汽水中含有的气体主要是( )。
A . 水蒸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12、防盗门门面、轿车车身涂油漆的做法主要是为了( )。
A . 防止外力损伤
B . 防止表面氧化生锈
C . 方便清洁,同时更美观
13、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做比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 . 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14、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 )。
A . 物理变化
B . 化学变化
C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5、将白醋和小苏打反应后的气体收集到杯子里,燃烧的细木条放人杯内,可以看到( )现象。
A . 继续燃烧
B . 慢慢熄灭
C . 燃烧更旺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连线题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完成下面的实验。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20毫升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会有大量 产生,这是 变化。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感觉到玻璃杯外壁的温度明显 (填“热些”或“凉些”)。
(2)为了知道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小军同学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把玻璃杯中的气体慢慢地倒在放置了燃烧蜡烛的烧杯中(如图),燃烧的蜡烛会 。这种气体能从杯子中倾倒到下边的烧杯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气体是 。
2、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放入铁钉并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
(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 的一个实验装置。
(2)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 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 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能很地吸收空气中的 。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和 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 和 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5)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请写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
六、简答题。(共2小题)
1、小明选用铁质的杯子来配制硫酸铜溶液,他的选择合适吗?为什么?
2、某同学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了你,你能用什么办法让白纸上的字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