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宇宙第3课时我们来造“环形山”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3小题)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2、科学家们曾观察到月球遭到流星撞击的现象。爆炸所用的时间还不到 秒。在过去的46亿年间,月球从不曾有过激烈而频繁的火山活动。根据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知道,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      形成的。
3、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多是      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火山喷发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 . 正确 B . 错误
2、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反面看不到环形山。
A . 正确 B . 错误
4、有些环形山的周围还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

1、下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根据            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方法

    喷水法

    撞击法

  实验步骤

      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

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

    用玻璃球砸向沙堆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可以模拟形成环形山

    可以模拟形成环形山

2、简答题。

请根据图片所示简要描述环形山。


3、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a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宇宙第3课时我们来造“环形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