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小题)

1、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 B . 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 . 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 . 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二、综合题 (共11小题)

1、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B . 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 . 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 . 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2)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2)
A . 地理位置优越 B .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 . 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 . 军事订货
2、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1)
A . 消费市场较广 B . 技术水平较高 C . 劳动力价格较低 D . 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廉价劳动力 B . 交通运输 C . 研发能力 D . 环境质量
(3)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3)
A .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B . 甲国的环境质量 C . 乙国的就业率 D .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3、

“硅谷”南北长48 km,东西宽16 km。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农业区,现在是美国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有三个高速公路系统和其他密如蛛网的公路、街道;在低山和海湾之间,在浓密的绿荫下,一幢幢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优美恬静的气氛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各公司的门前及院内空地上都是嫩绿的草坪或各色鲜花和观赏树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硅谷”工业区兴起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农业基础 B . 交通因素 C . 环境因素 D . 知识和技术
(2)“硅谷”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显著特点是(  )

(2)
A . 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 . 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的特征 C . 从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 . 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3)“硅谷”工业区的特色和优势在于(  )

(3)
A .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阳光充足 B . 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C . 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子工业企业仍在向该区集中 D . 哈佛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4、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家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能源充足④协作条件好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5、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1)
A . 高科技力量雄厚 B . 水陆交通便利 C . 水资源丰富 D . 矿产资源丰富
(2)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2)
A . 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 .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 .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6、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特点是(    )。

(1)
A . 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 . 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 .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 . 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2)
A . 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 . 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 . 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D . 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7、

读欧洲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区(  )。

(1)
A . 资本集中程度高 B . 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C . 生产过程较分散 D . 以高技术工业为主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乙地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其原因有(  )。

①产钢国增多  ②钢出口国增多  ③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应用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8、

下图为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目前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有50多家在此登记注册,其中包括三井物产、NTT株式会社、西门子公司、惠普公司、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微软公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2)与材料中布局相似的区域有(   )。

①英国的伯明翰地区          ②印度的班加罗尔

③日本东京附近的筑波地区    ④荷兰的鹿特丹港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3)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9、温州制造业和美国“硅谷”都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创业文化和企业创新精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产业集群的共同点是(  )。

(1)
A . 都属于高科技产业集群 B . 都有勤劳和敢冒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C . 从业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D . 都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升级
(2)关于温州制造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企业以原料导向型为主 B . 劳动力的投入比重仍比较大 C . 具有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 D . 产品大量销往国外
(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

(3)
A . 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 B . 新厂址交通更便捷 C . “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 D . “硅谷”的污染日渐严重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乡镇企业相比,发展的主要条件基本相似的是:

      

      

      

(2)我国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特点相似之处是:

      

      

      

      

(3)从A、B两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某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我国某乡镇企业      ,而意大利新工业区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对我国乡镇企业可借鉴之处是什么?

11、

读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鞍山、本溪都有钢铁工业分布,影响上述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2)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试分析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3)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出现衰落,工业向南部扩散,南部新兴工业兴起,主要新兴工业部门有            

(4)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着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及对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