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分子间存在斥力
2、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是( )
A . 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散开
B . 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
C . 压紧后两铅块粘在一起
D . 梳头时头发越梳越蓬松
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4、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B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 .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 .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6、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 . 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 . 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 . 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7、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A .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B .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 .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D .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8、铜块的质量与铅块质量之比是2∶1,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 )
A . 1∶4
B . 4∶1
C . 4∶9
D . 9∶1
9、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后( )
A . 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B . 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 . 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D . 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10、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 . 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 .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11、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 )
A . 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 . 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 .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 .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排水
1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
A . 80℃
B . 90 ℃
C . 100℃
D . 110℃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水蒸气冲开小木塞的过程中,是通过 的方式减小其内能.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0.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J;在烧水过程中, 热效率最高(选填“0~2min”、“2~4min”或“4~6min”),其值为 .
3、寒冷的冬天,为了使双手不至于冻坏,可以两手摩擦使手发热,这是通过的 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也可以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必须需要 ,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通过 来反应的.
5、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隆重的阅兵式,我们通过电视观看到坦克方队准备出发时,看到坦克周围浓烟滚滚,这 (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电视机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是通过 传递的.
6、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 J,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7、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炎热,气温高达50 ℃,道路开始熔化,如图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8、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此过程中是通过 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A、B液体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记录数据画出A、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液体 (选填“A”或“B”)的比热容较大.
2、为了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强同学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末温比水的温度(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小强同学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正确的探究结论,他得到的结论是:.
3、某小组的同学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 (1)
A . 常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 .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得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 .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
4、小华在家里经常学习做饭.根据观察,她想食用色拉油的比热容可能比水小.
(1)下列事实中,能支持她的猜想的是:(_____) (1)
A . 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 . 油能使食物变得焦黄,而水却不会
C . 油能漂在水面上
D . 油比水蒸发得慢
(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温度,发现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它们的初始温度为℃.
(3)用相同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经计算得出油的比热容是J/(kg•℃).[c水=4.2×103J/(kg•℃)].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一个家用电热水器的容积为80L,装满水后开启加热功能,使水的温度从20℃升高60℃,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