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9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酒精燃烧    B . 蔗糖溶于水    C . 炸药爆炸    D . 铁钉生锈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可乐    C . 矿泉水    D . 冰水共存物
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量取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2个氧原子:O2 B . 2个氮分子:2N2 C . 碳酸钠:NaCO3 D .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5、某同学用凉开水养鱼,结果鱼很快死去.这是因为凉开水中某一微粒的含量很少.该微粒是( )
A . 氧分子    B . 氧原子    C . 氧离子    D . 氧元素
6、金属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冶炼金属钨常用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是( )
A . ﹣6价    B . +4价    C . +6价    D . +7价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 2H2+O2 2H2O    B . Cu+O2 CuO2 C . 2HgO 2Hg+O2↑    D . 2KClO3 2KCl+3O2
8、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 . 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可燃物 C . 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 D . 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
9、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 . 10g    B . 13g    C . 16g    D . 18g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生活处处有化学.   
(1)Ⅰ.毛巾用久了会变硬变黄,原因之一是:用毛巾洗脸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与肥皂作用产生沉淀物(沉淀物可溶于白醋)吸附于毛巾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证明水是硬水,可使用的试剂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避免毛巾变硬变黄,其中一种方法是降低水的硬度.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_____(填标号). (2)
A . 过滤    B . 沉降    C . 煮沸    D . 吸附
(3)要使已用久的毛巾变软,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的一条措施是      
(4)Ⅱ.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参考图一,取一支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请据此写出常温下蜡烛的一点物理性质:      

(5)参考图二,怎样利用燃着的蜡烛和小木条证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6)参考图三,将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形成有趣的“母子火焰”现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导管不宜太长,否则在导管末端就看不到子火焰,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缺少的条件是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其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模型与示意图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1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      

②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总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2)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3)某物质A在通电时分解生成B和C,根据如图3微观结构示意图,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反应①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①的过程发生了_____(填标号) (1)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燃烧反应
(2)写出反应②中的另一种反应物      
(3)若反应③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      元素.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⑤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经常用做照明弹,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某饮用矿泉水1000g中的成分如图所示。

(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
(2)在偏硅酸H2SiO3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偏硅酸H2SiO3中,求算硅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4)某同学喝了500 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钾元素的质量为      mg。

三、科学探究题 (共1小题)

1、下列是甲、乙两组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Ⅰ.甲组同学用图A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过程中红磷需要过量,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2)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不能”)成功,原因是      
(3)Ⅱ.乙组同学用图B装置进行实验,选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B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酒精灯,给红磷加热.

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a.充分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向      移动(填“左”或“右”)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实验步骤①中,未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b.其它步骤不变,则实验结束后注射器的活塞最终停在      mL处刻度处.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你认为乙组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