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8小题)

1、以下与新疆有关的工程项目能实现“东西部双赢”战略的是(    )。

A . 西气东输 工程 B . 南水北调  工程 C . 西电东送 工程 D . 青藏铁路 工程
2、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有:①河西走廊②宁夏平原③黄土高原④渭河平原⑤华北平原(   )。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3、我国天然气最短缺的地区是(    )。

A . 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D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4、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是(     )。

A . 西部地区 B . 东部地区 C . 东北、华北地区 D . 东南沿海地区
5、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直线距离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 . 缓解陕、晋两省能源短缺 B . 加快陕、晋两省能源外运 C . 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 . 拉动陕甘宁地区经济的发展
6、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大气区(    )。

A . 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B . 西藏、新疆、青海、四川 C . 新疆、西藏、青海、川渝 D . 青海、云南、四川、鄂尔多斯
7、目前,我国与世界能源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

A . 我国以石油为主 B . 我国以天然气为主 C . 世界以石油为主 D . 世界以天然气为主
8、有关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东部、南部较少 B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到现在,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工业基地,其储量、产量仍在持续上升 C . 东部海上油气区成为我国油气区的新的的战略接替区 D . 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受限的因素主要是政策

二、综合题 (共8小题)

1、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

(1)
A . 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 B . 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C . 准噶尔盆地-珠江三角洲 D . 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2)
A .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 . 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 .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
2、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   )。

(1)
A . 水资源紧张 B . 资源浪费严重 C .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 . 木材短缺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途经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的是(   )。

(2)
A . 上海市 B . 山西省 C . 陕西省 D . 青海省
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

(1)
A . B . C . D .
(2)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

(2)
A . 西电东送工程 B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 . 溪洛渡工程 D . 西气东输工程
4、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1)
A . Ⅰ、Ⅱ B . Ⅰ、Ⅲ C . Ⅱ、Ⅳ D . 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2)
A .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 .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 .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 .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3)
A . 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 . 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 . 改善其航运条件 D . 减小洪水危害
5、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1)
A . 管道运输 B . 高压输电 C . 水陆联运 D .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2)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⑤
(3)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

(3)
A .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 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 . 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6、

读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大的是(    )。

(1)
A . B . C . D .
(2)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

(2)
A . B . C . D .
(3)图中①工程的建设,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3)
A . 风沙、泥石流 B . 泥石流、冻土 C . 冻土、缺氧 D . 缺氧、风沙
7、

读世界两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为      国的      工程;②为      (国家)的      工程。上述工程主要是解决所在国家      的问题。

(2)图①所示区域气候类型      。图②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      

(3)试分析跨区域调水给受水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8、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12月14日出席了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

(1)
A . 波斯湾沿岸 B . 黑海沿岸 C . 额尔齐斯河沿岸 D . 里海沿岸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      ,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