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养鱼的水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会出现绿膜,水会变成绿色,原因是( )
A . 水被细菌污染,细菌在里面大量繁殖造成的
B . 鱼排出的粪便是绿色的
C . 水中长出了大量的绿色的细菌
D . 水中长出了大量的绿色微小的藻类植物
2、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造出心脏组织细胞,这种技术最关键的是诱导干细胞( )
A . 分裂
B . 分化
C . 生长
D . 繁殖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芽
4、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质
C . 液泡
D . 叶绿体
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有无果皮包被
B . 胚的大小
C . 胚乳来源不同
D . 胚乳有无
7、在观察临时装片时,若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最可能是( )
A . 气泡
B . 污点
C . 细胞
D . 染色液
8、我们吃的馒头和面条大多是用小麦种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那么你知道面粉主要是来自小麦种子的( )
A . 胚芽
B . 胚乳
C . 子叶
D . 胚轴
9、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 .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 .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 .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0、植物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A . 细胞核
B . 叶片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11、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
A . 5X、10X
B . 10X、40X
C . 15X、10X
D . 20X、35X
1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③细胞核平分成两个
A . ②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
1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 . 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不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变量均相同
14、以下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荒漠生态系统
15、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不到的结构是(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16、去年湘江流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能影响环境
17、把煮熟的稻谷种到地里,一定不会长出水稻秧苗来,原因主要是( )
A . 温度还是太高
B . 缺少营养物质
C . 种子的胚已破坏
D . 营养已被破坏
18、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由于在试管婴儿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试管婴儿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一个(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9、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在这个过程中,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由12对变成( )。
A . 12条
B . 6对
C . 12对
D . 24对
20、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功能的组织是( )
A . 上皮组织
B . 结缔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肌肉组织
21、植物的茎、叶脉等处还有一种管道叫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它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分生组织
22、向日葵和老虎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器官
B . 细胞
C . 组织
D . 系统
23、每年春天燕子在自己搭的窝中产卵,小燕子慢慢从卵中孵化出来,逐渐长大,跟随父母迁徙到南方。燕子由小长大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生长
C . 细胞分化
D . 以上三者
24、种子萌发,最先长出来的是( )
A . 胚轴
B . 胚根
C . 胚芽
D . 子叶
25、下列可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 . 榕树
B . 苏铁
C . 肾蕨
D . 葫芦藓
26、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不包括( )
A . 充足的阳光
B . 适宜的温度
C . 足够的水分
D . 充足的空气
27、下列是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 )
A . 细胞 ﹣﹣﹣ 器官 ﹣﹣﹣ 系统 ﹣﹣﹣ 组织﹣﹣﹣人体
B . 细胞 ﹣﹣﹣ 人体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C . 组织 ﹣﹣﹣ 细胞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D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28、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一(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④~③~①~②
D . 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细胞核中能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 ,它是由 和 组成的.
2、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植物的种子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 ,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 、 和 ,有的还有胚乳.
4、在动物和人体内,干细胞能经过细胞的 和 ,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5、空气中95%氧气由我来提供,我分布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中,我的结构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我.我是 。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下面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出的甲乙两个细胞图,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写图中标号,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横线内数字和结构都要对,否则不给分.)
(1)图甲: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 .
(2)图乙:细胞核分裂时,[ ] 的变化最明显,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相同或不同).细胞分裂时所需要的能量由细胞中的 提供.
(3)图甲与图乙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细胞中没有 (结构名称).
2、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菜豆种子剖面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4 。
(2)若用碘液处理两个剖面,玉米种子中最蓝的部位是: (填代号)它的功能是: 。
(3)菜豆种子中的1、2、4、5及玉米种子中的7、8、9、11都可合称为 。
3、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在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 和 。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 的。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 和 ,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4)把萌发的大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大豆植株.发育成大豆植株根的是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
(5)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你认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受光照的影响? 。
(6)本实验不能每组只用一颗大豆,原因是 。
(7)若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甲处场所应该填 。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度 | 0℃ | 23℃ | 23℃ | 2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 没有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4、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1)他切开一个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2)取另外一个番茄,用开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 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 组织。
(3)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你估计这部分结构可能是 组织。
(4)根据以上的观察,小明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
(5)小明想制作番茄果肉的临时装片,他先在载玻片中滴一滴 ,然后挑取少许番茄果肉涂抹在上面,用镊子夹住 缓缓地放在液滴上,防止装片上出现 。
(6)他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光线较暗,所以使用反光镜 (平/凹)面聚光.这时,他发现视野的左下方有一个细胞特别明显,他把玻片稍稍往 方移动,这个细胞就到视野中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