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官渡之战,兵少粮薄的____兼听广纳,握发吐哺;而兵多粮厚又占据有利地形的____却不纳忠言,拒谏饰非。”文中①②处的两个军阀分别是(    )
A . 刘备和孙权 B . 袁术和袁绍 C . 董卓和孙权 D . 曹操和袁绍
2、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操南下进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以下对这次战役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 B . 曹操骄傲自大 C . 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 D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3、《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措施的是(    )
A .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B . 大力兴修水利 C . 发展造船业,促进海外贸易 D . 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5、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汉—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汉—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9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⑥ D . ②④⑤
6、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7、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B . 三国互相交战 C . 西晋八王之乱 D .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
8、西晋王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阶级昏庸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这一共同点相符的战役(    )
A . 牧野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大泽乡起义 D . 赤壁之战
10、东晋始于元帝,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其中“元帝”是(    )
A . 司马衷 B . 司马懿 C . 司马炎 D . 司马睿
11、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②①④
12、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我们用下面哪一个词来概括最为合适(    )
A . 开放发展 B . 分裂对峙 C . 民族交融 D . 交往统一
13、《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C . 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 . 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14、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15、下列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其他民族的服装,吃其他民族的食物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16、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下列填入框中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 . 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17、“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 . 北方民族大交融 B .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 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18、“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 . 钟繇 B . 胡昭 C . 王羲之 D . 顾恺之
19、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 .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 . 洛阳的云冈石窟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包括(    )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佛教的传入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③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汉室衰落”的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3)从“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经历了哪些主要事件?
(4)根据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主要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科技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2)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著名石窟有哪些?
(3)在政权更迭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图示话政权】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叙述补充完整。

A      末年,我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状态,后经过争战,进入了三国时期。266年,B      建立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后被匈奴所灭。北方陷入割据,南方东晋政权建立。后来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之间进行了一场C      ,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439年,D      统一北方,北朝开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南朝第一个政权E      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2)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政权曾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列举出三个)
(3)【材料话交融】

材料一: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棱

独孤

步六孤

尉迟

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在这一事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4)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何作用?
(5)【总结话特征】请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