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农田
B . 一块草地
C . 生物圈
D . 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陆地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城市生态系统
3、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几乎全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
A . 生态系统
B . 食物链
C . 食物网
D . 生存环境
4、在一块玉米地里,影响玉米生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全是生物因素的是( )
A . 瓢虫、杂草、阳光、玉米
B . 杂草、蝗虫、蚯蚓、土壤
C . 杂草、蚯蚓、蜻蜓、农民
D . 阳光、温度、水分、土壤
5、某市出产的小樱桃因其甘甜可口深受市民喜爱,然而今年春天的一场低温霜冻却造成小樱桃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
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6、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A . 食草的动物
B . 食肉的动物
C . 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 . 腐生的菌类
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弹钢琴
B .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 馒头上长出“白毛”
8、以下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沙漠生态系统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的是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合作
D . 寄生
10、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 )
A . 大风
B . 相对缺水
C . 寒冷
D . 以上都是
11、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A . 需要营养
B . 进行呼吸
C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长和繁殖
1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 . 呼吸
B . 排出体内废物
C . 对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长和繁殖
13、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 . 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 . 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 . 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
14、下列生物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 . 水稻和杂草
B . 猫和老鼠
C . 牛和羊
D . 蚂蚁和蚱蜢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导致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
D . 土壤
16、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
D . 分类法
17、小朋和同学调查了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将香樟、腊梅、玉兰、山茶归为一类,画眉、蚯蚓、蜻蜓和哈巴狗归为另一类。他们依据的归类方法是( )
A . 按照形态结构归类
B . 按照生活环境归类
C . 按照用途归类
D . 按照个人喜好归类
1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
A . 一只
B . 两只
C . 三只
D . 十只
19、在设计“探究光对螳螂生活的影响”试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光照
D . 水分
2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鸟类迁徙
D .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1、下列食物链中,能够成立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D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22、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 . 水蚤
B . 虾米
C . 水藻
D . 鱼类
23、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 ⑤表达与交流 ⑥得出结论(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④⑤⑥②③
C . ①③⑤②④⑥
D . ①③②④⑥⑤
24、下列那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之称(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淡水生态系统
25、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 )
A . 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 . 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C . 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 . 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珊瑚是生物,而珊瑚虫不是生物。(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变成无毒物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五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和 。
(2)在这个食物网中,吃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
(3)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害大发生,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 和 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 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 不断积累。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设置了 和 两种环境。
(4)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
②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
4、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本图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
(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4)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
5、小红见妈妈买了一些韭黄,感到奇怪,就问妈妈:“韭黄怎么不是绿色的呢?”妈妈说:“在暗处时韭菜就变成韭黄.”小红听说后,就想利用学过的探究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其做法如下:
(1)提出问题: 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2)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
(3)实验设计:去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件.将甲放到 下培养,将乙放到 处培养.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 的.
(4)此实验的变量是 ;甲容器的作用是 ;
(5)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