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共9小题)
1、填空题。
(1)杠杆可以分为 、费力杠杆和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的杠杆是 ,反之则是 。
(2)古希腊科学家 发现了杠杆原理,他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 ,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3)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杠杆原理的应用,如我们使用的开瓶器是 杠杆;天平是 杠杆;我们吃饭用的筷子是 杠杆。
2、判断题。
(1)园林剪是费力杠杆。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们用筷子夹菜时很方便,所以筷子是省力杠杆。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有的杠杆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3)
A . 正确
B . 错误
3、画图题。
画出下面两个杠杆的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
4、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1)
A .
B .
C .



(2)小杆秤的支点在( )。 (2)
A . 杆秤提绳的位置
B . 秤盘的悬挂位置
C . 挂秤砣的位置
(3)把杆秤提绳的位置向秤盘方向移动,秤的最大称重( )。 (3)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4)如图所示,用开瓶器打开瓶盖的过程中,开瓶器的支点在( )。
A . 瓶盖边缘
B . 瓶盖凹陷处
C . 手与开瓶器接触的位置
5、读图题。
下图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指甲剪,看似并不复杂的结构,实际上是多个杠杆的组合。请根据本课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指甲剪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有几个省力杠杆?有几个费力杠杆?
(2)请在图中标出所有杠杆的支点位置。
6、简答题。
(1)杆秤是杠杆吗?为什么呢?
(2)请说出费力杠杆有什么优点。
7、如图所示,小明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跷跷板可以看作一种( )。 (1)
A . 杠杆
B . 斜面
C . 轮轴
(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那么小明的位置是( )。 (2)
A . 支点
B . 用力点
C . 阻力点
(3)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明要想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3)
A . 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B . 小明离支点更近些
C . 爸爸离支点更远些
(4)如果爸爸的质量是小明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大于( )厘米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4)
A . 30
B . 60
C . 45
(5)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 “跷跷板”,两根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两分钟后,蜡烛的位置怎么变化?( )。
A . 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
B . 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
C . 保持原位不动
8、如图是一个杆秤,观察它的构造,回答F列问题。
(1)它有两根提绳,请说明使用左边的提绳和使用右边的提绳有什么区别。
(2)一些不良商贩常常在秤砣上做手脚,导致商品缺斤少两,来欺骗消费者。他们是增加了秤砣的质量还是减小了秤砣的质量?说明其中的道理。
9、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范蠡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工具。后来范蠡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对等衡量货物的秤,这种秤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杆秤。最初范蠡设计的秤以十三两为一斤,在市场上应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进制存在很大弊端。于是范蠡将一斤改为十六两,规范了市场货物交易的计量秩序。
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下列成语与秤有关的是( )。
A . 四两拨千斤
B . 举重若轻
C . 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