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0小题)

1、下列各项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A . 之二虫又何知? 翻译:这两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B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翻译:哪里用得着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呢? C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翻译: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D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房屋的后面是榆树和柳树,罗堂前面是桃树和李树。
2、下列各项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A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 . 遂见用于小邑 B . 既自以心为形役  C . 奚惆怅而独悲 D . 而莫之夭阏者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既自心为形役/乐琴书消优   B . 胡为乎惶惶欲何/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 . 觉今而昨非/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恶乎待哉/彼奚适也
5、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拘于时

A . 蚓无爪牙之利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下列加线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母志(强行改变)   侍东宫(应当)   余牖而居(关闭) B . 臣微志(听说)   遭闵凶(早)   又北(方向) C . 吾妻来(女子出嫁)   母立于兹(然而)   慈父背(被) D . 去(等到)   凡变矣(两次)   刘侥幸(或许)
7、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 B . 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C .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 . 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植也
8、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臣具表闻 B . 险衅 C . 供养无主 D . 区区不能废远
9、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则告诉不许

A .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 而刘夙婴疾病 D . 其制稍异于前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 .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 . 千里逢迎 , 高朋满座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小题)

1、《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4、《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致。

6、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这两句就是佐证。

7、“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8、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国恒亡。

10、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

句是            

三、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北宋末年,奸臣当道,谢薖由于不阿谀当权者,一生困居布衣。②秋期:即七夕。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间,牵牛、织女过鹊桥,相会于银河。③锦楼: 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

(1)请分析“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的意蕴。

(2)下半阕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

临江仙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这首词写于诗人与朋友在济南团聚赏景三年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整首词以设问句开篇,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节令。 B . “红妆翠盖”描写游人盛装,引出“人物更风流”。 C . 下阕“千里”、“三年”分别从时空角度抒写离愁。 D . 上阕忆游览之景,下阕抒怀念之情,情与景交融。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

1、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不超过12个字)

2、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      ,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      。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