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 C .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2、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 .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 .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 . 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3、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

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

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 .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 . 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4、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518kJ/mol

②C8H18(l)+ 25/2O2(g)= 8CO2(g)+ 9H2O(l);  △H = -5518kJ/mol

③H+(aq)+ OH-(aq)= H2O(l);  △H = -57.3kJ/mol

④1/2H2SO4(aq) + NaOH(aq) =1/2Na2SO4(aq) + H2O(l);  △H = +57.3kJ/mol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5、燃烧1 g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0 kJ,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50 kJ·mol1 B . C2H2(g)+5/2O2(g)=2CO2(g)+H2O(l)  ΔH=-1 300 kJ C . 2C2H2+5O2=4CO2+2H2O ΔH=-2 600 kJ D .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 600 kJ·mol-1
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O(g)+H2O(g)=CO2(g)+H2(g) ΔH>0 B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S(g)+O2(g)=SO2(g)ΔH1 , S(s)+O2(g)=SO2(g)ΔH2。则ΔH1>ΔH2 D .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7、已知2SO2+O2=2SO3(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SO2)、v(O2)、v(SO3)表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 2v(SO3)=v(O2)    B . v(SO2)=v(O2)=v(SO3) C .  v(SO2)=v(O2)    D . v(O2)=2v(SO2)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 , D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加催化剂V、V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 降温,V、V都减小,且V减小倍数小于V减小倍数 C . 加压,V、V都增大,且V增大倍数大于V增大倍数 D . 加入氩气,V、V都增大,且V增大倍数大于V增大倍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 .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10、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H=-746.8kJ·mol1 , 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 . 降低温度    B . 增大压强 C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 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1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2N(g) xP(g) ΔH<0,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x=2 B . 反应开始2 min内,v(P)=0.1 mol·L-1·min-1 C . 2 min后,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D . 当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体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M(g)+N(g) P(g)+2L在不同的条件下P的百分含量P %的变化情况如下图,则该反应( )

A .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 B .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 .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D .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气体
13、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 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增加 B .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 C .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 .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15、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 CO(g)=C(s)+ O2(g)    B . 2N2O5(g)=4NO2(g)+O2(g) C . (NH4)2CO3(s)=NH4HCO3(s)+NH3(g)    D . MgCO3(s)==MgO(s)+CO2(g)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
2、下表是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的相同体积足量稀硫酸与铁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

实验

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1

0.10

0.7

20

250

2

0.10

1.0

20

200

3

0.10

粉末

1.0

20

125

4

0.10

粉末

1.0

30

5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①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是,硫酸浓度越      ,反应速率越慢;

②实验3、4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      ,反应速率越快.

(2)①用铁粉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 实验过程中绘制出生成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判断OE段、EF段、FG段、GH段反应速率(分别用v (OE)、v (EF)、v (FG)、v (GH)表示)最快时段是      

A.v (OE)    

B.v (EF)

C.v (FG)     

D.v (GH)

②1min内反应较慢的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反应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Y的转化率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0 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    

(3)
A . 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 . 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 . 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 . 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已知2A2(g)+B2(g) 2C(g) ΔH=-a kJ·mol-1(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和1 mol B2 , 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w mol·L-1 , 放出热量b kJ。
(1)a      (填“>”“=”或“<”)b。 
(2)若将反应温度升高到7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C的浓度      (填“>”“=”或“<”)w mol·L-1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C)=2v(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A2)=2v(B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5)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1)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 kJ·mol-1 , 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498.8

176

已知1 mol Si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中含4 mol Si—O键,则x的值为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硅光电池是一种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3)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通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3)
A .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 . 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 C .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 . 寻找高效新催化剂,使硅的生产耗能很低,是硅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4)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2H2(g)+SiCl4(g)=Si(s)+4HCl(g) ΔH=+240.4 kJ·mol1 , 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制备纯硅的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      kJ。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