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1.化学与STSE (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 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B . 寻找合适催化剂能使水转化为汽油 C . 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 .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
2、关于下图所示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B .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 . 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D . 电子从Zn极流出,流入Cu极,经盐桥回到Zn极
3、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 . 增加X的物质的量,X的转化率增大 D . 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增大
4、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H<0,在制取N2O4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
A . 温度130℃,压强1.01×105Pa    B . 温度25℃,压强1.01×105Pa C . 温度130℃,压强5.05×104Pa    D . 温度0℃,压强5.05×105Pa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 △H=-57.3kJ/mol。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 . 由C(石墨)=  C(金刚石)△H﹥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285.8kJ/mol
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下列说法中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 . 密封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 密封容器中c(NH3):c(CO2)=2:1 C . 密封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 密封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7、化学反应Fe(s)+CO2(g)  FeO(s)+CO(g),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8、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
A .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 B .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 .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9、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封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若维持原条件不变,再加入a molN2、b molH2、c molNH3 , 则平衡(   )
A . 向右移动    B . 向左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确定
10、下列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A . 红棕色的NO2 ,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 氢气、碘蒸汽、碘化氢气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 . 淡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 . 合成氨工业反应过程中适时分离反应产物
11、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如下:Cd+2NiO(OH)+2H2O Cd(OH)2+2Ni(O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放电的时候,负极附近pH增大 B . 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有2mol NiO(OH)被氧化 C .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是Ni(OH)2-e-+OH-=NiO(OH)+H2O D . 充电时,Cd电极接电源正极
1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气体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1.6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n<p    B . m+n﹥p C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C的质量分数增加
13、可逆反应:2A(g)+B(g) 2C(g),下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图中a、b、c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b点为平衡点 C . 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D . a、c点为平衡点
14、以N2和H2为反应物,盐酸酸化的NH4Cl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电极为负极 B . 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Cl-向a电极移动 C .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 D . 电池反应为N2+3H2+2HCl=2NH4Cl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竖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 =2CO(g)+2H2(g)      △H=260kJ·mol-1

2CO(g)+O2(g) = 2CO2(g)  △H= -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如下图所示,装置Ⅰ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Ⅱ实现铁棒上镀铜

①a处应通入      (填CH4或O2),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电镀结束后,装置Ⅰ中溶液的pH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装置Ⅱ中Cu2+的物质的量是      

2、甲醇(CH3OH)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回答问题:
(1)101KPa、25℃时,燃烧32g液态甲醇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热726.5kJ,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2CH3OH(g)=CH3OCH3(g)+H2O(g)  △H=-24.5kJ·mol-1

CO(g)+2H2(g)   CH3OH(g)       △H=akJ·mol-1

则2CO(g)+4H2(g)= CH3OCH3(g)+H2O(g)     △H=      

(2)工业上可用CO和H2制取甲醇,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H=akJ·mol-1 ,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H      0(填“﹥”或“<”).判断依据是      

②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条)

③实际生产中,反应的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3、电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图甲是工业上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a电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溶液B为      溶液,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标况下生成33.6Cl2 , 通过离子交换膜的Na+物质的量为      .

(2)通过NO传感器可检测NO的质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乙。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CO2作为资源再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工业上用CO2产生燃料甲醇的化学方程式:CO2(g)+3H2(g)  CH3OH(g)+H2O(g)。回答下列问题:
(1)由CO2制备甲醇过程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H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H2

反应Ⅲ:CO(g)+2H2(g)  CH3OH(g)    △H3

已知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 , 则K1      (用K2、K3表示)

(2)一定条件下,在3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 , 研究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1 , 实验测得反应物在不同起始投入量下,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H2和CO2的起始的投入量以A和B两种方式投入:

A:n(H2)=3mol,n(CO2)=1.5mol,

B:n(H2)=3mol,n(CO2)=2mol

曲线Ⅱ代表      (填“A”或“B”)投入方式反应的△H1      0(填“﹥”或“<”)

②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充入3molH2和1.5molCO2 , 该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mol·L-1-2

③500K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0.3molH2和0.9molCO2、0.6molCH3OH、0.6molH2O,则反应向      方向进行(“正反应”或“逆反应”)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1)氨和N2H4是两种常见的氮氢化合物。已知:

4NH3(g)+3O2(g) 2N2(g)+6H2O(g)△H1=-541.8kJ·mol-1

N2H4(g)+O2(g) N2(g)+2H2O(g)△H2=-534kJ·mol-1

则NH3(g)和O2(g)制取N2H4(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NO2(g)+SO2(g) SO3(g)+NO(g)      △H=-42kJ·mol-1

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NO2(g),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SO2

n(NO2

n(NO)

T1

4

2

0.8

T2

2

4

0.6

T1

2

1

a

①在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8.4kJ,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②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      T2(填“﹥“<”或“=”)

③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以处理煤烟气中的NO,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电解池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