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 .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 .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C . 任何情况下都可听到回声
D .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不能面谈
4、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甲、乙两人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则( )
A . 甲记录的较准确
B . 乙记录的较准确
C . 甲、乙两人记录的都较准确
D . 甲、乙两人记录的都非常不准确
5、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谈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根据是他们的( )
A . 音调不同
B . 音色不同
C . 响度不同
D . 声音大小不同
6、路边的电话亭大都是利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 )
A . 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 . 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 . 不能传播声音
D . 以上都不对
7、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见岸上的人讲话的声音,这时声音的传播者是( )
A . 空气
B . 水
C . 讲话人的声带
D . 空气和水
8、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瓶内发出的声音将( )
A . 音调变高
B . 音调变低
C . 音调不变
D . 无法判断
9、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 . 用声呐测量海底的深度
B . 蝙蝠测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 .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 . 用仪器监听海啸
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 .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 .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 .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11、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健康
B .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 乐音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 . 乐音有益于人的生活,噪声经常给人带来麻烦
12、人在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 . 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 . 小房间里说话时“分贝”数太小
C .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秒以上
D .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1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乐音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大特征
B . 我们区别乐器主要是听乐器发出的音调
C . 无论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污染是当今世界的四大污染
14、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 . 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 . 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 . 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物体的 产生了声音,15℃时,声音在空气中每秒能传播 米的路程。雷雨天时,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传播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3、物理学中将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人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 ,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 。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靠 交谈,说明 。
5、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正是由于 。
6、 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 越大。
7、一个女低音演员在放声歌唱,她的音调 ,响度 。
8、声音的等级是用 来划分的,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要超过 dB。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内燃机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 减弱噪声;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这是在 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另外还可以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 减弱噪声。
10、老虎的叫声与画眉鸟的叫声是不同的。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较大;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大。
11、养花的人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来后,轻轻敲一下,从声音上来判断该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
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可以 的道理;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是利用声波可以 的性质。
13、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 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字母代号).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秒内做了15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2、利用声呐可探测水深。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的速度是每秒1500米,当声呐发出声音后0、8秒后接受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3、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