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2017-2018高三理数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复数
(
是虚数单位)的共辄复数
( )



A .
B .
C .
D .




2、已知集合
,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3、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且
,则
的最大值为( )




A .
B .
C . 2
D . 4


4、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 《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
分别为91,39,则输出的
( )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5、高考结束后6名同学游览我市包括日月湖在内的6个景区,每名同学任选一个景区游览,则有且只有两名同学选择日月湖景区的方案有( )
A .
种
B .
种
C .
种
D .
种




6、设
,
满足约束条件
,若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为
,则
的值为( )






A .
B .
C .
D .




7、已知
且
,函数
在区间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8、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直线
与椭圆相切,记
到直线
的距离分别为
,则
的值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10、将函数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
在
上为增函数,则
的最大值为( )






A . 2
B . 4
C . 6
D . 8
11、已知点
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
为坐标原点,在双曲线
的右支上存在点
,且满足
,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12、记函数
,若曲线
上存在点
使得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已知球的表面积为
,此球面上有
三点,且
,则球心到平面
的距离为




2、已知
是圆
上的两个动点,
,若
是线段
的中点,则
的值为 .






3、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4、已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
的斜率为
,直线
交
轴、
轴分别于点
,且
.









给出以下结论:① ;②当
时,
的最小值为
;③当
时,
;④当
时,记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且
.





(1)求证:
成等比数列;

(2)若
的面积是2,求
边的长.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每年高考结束后,处于休养状态的高中毕业生旅游动机强烈,旅游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可见高中毕业生旅游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了解高中毕业生每年旅游消费支出(单位:百元)的情况,相关部门随机抽取了某市的100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所得数据列成如下所示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 | |||||
频数 |
(1)求所得样本的中位数(精确到百元);
(2)根据样本数据,可近似地认为学生的旅游费用支出
服从正态分布
,若该市共有高中毕业生35000人,试估计有多少位同学旅游费用支出在 8100元以上;


(3)已知本数据中旅游费用支出在
范围内的8名学生中有5名女生,3名男生, 现想选其中3名学生回访,记选出的男生人数为
,求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附:若 ,则
,
,
.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棱台
和棱锥
拼接而成的组合体,其底面四边形
是边长为2的菱形,
,
平面
.






(1)求证:
;

(2)求平面
与平面
所成锐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4、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为
,过焦点
的直线交
于
,
两点,
.








(1)求抛物线方程;
(2)点
在准线
上的投影为
,
是
上一点,且
,求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
的方程.








5、已知函数
.

(1)如图,设直线
将坐标平面分成
四个区域(不含边界),若函数
的图象恰好位于其中一个区域内,判断其所在的区域并求对应的
的取值范围;




(2)当
时,求证:
且
,有
.




6、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直线
:
,直线
:
.以极点
为原点,极轴为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直线
,
的直角坐标方程以及曲线
的参数方程;



(2)已知直线
与曲线
交于
,
两点,直线
与曲线
交于
,
两点,求
的面积.









7、已知函数
.

(1)求不等式
的解集;

(2)若不等式
对于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