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2.5 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第4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常温下,某反应M+N →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
A . 酸、碱 B . 单质、氧化物 C . 氧化物、酸 D . 氧化物、碱
2、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物质甲是( )

甲+ 乙+

A . C B . CuO C . Fe2O3 D . Mg
3、如图是指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可能是( )


A . H2 B . H2CO3 C . KOH D . CH4
4、向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都能生成化合物M,则M是( )
A . 硝酸钙 B . 硝酸 C . 硝酸钠 D . 硝酸钡
5、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 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B .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 .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D . 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 Fe Fe2O3 FeCl3 B . SO2 H2SO3 H2SO4 C . Na2CO3 NaNO3 KNO3 D . CaCl2溶液 CaCO3 Ca(OH)2
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甲可能是      ,丙是      ;乙的一种用途是      
(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      
(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将甲与丙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乙的稀溶液,没有观察到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二、中档题(共3小题)

1、甲、乙、丙和X、Y、Z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都是氧化物,且常温下甲是固体,乙是气体,丙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一定是CuO B . X一定具有还原性 C . Z一定是酸 D . Y和Z一定能发生反应
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OH)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OH)2

NaCl

A . A B . B C . C D . D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      

三、拓展题(共2小题)

1、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1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克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实验前,先往A装置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2)随着纯碱样品与稀硫酸反应,C装置增加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若将稀硫酸换为浓盐酸,实验中C装置增加的质量会偏大,请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2.5 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第4课时)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