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共20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 . 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 .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C .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 . 溶液都是无色的
3、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
A . 可以软化水
B . 具有乳化的功能
C . 可以沉降杂质
D . 溶于水时放热
4、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蔗糖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5、下列溶液中水不是溶剂的是( )
A . 稀硫酸
B . 医用酒精
C . 浓盐酸
D . 碘酒溶液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冰水
B . 碘酒
C . 食盐水
D . 浓盐酸
7、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牙膏
B . 蔗糖
C . 面粉
D . 豆油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苏打粉
C . 花生油
D . 牛奶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B . 溶液是一种纯净物
C . 溶液都是无色的
D . 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10、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 用肥皂液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C .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
D . 用乳化剂稀释难溶于水的液态农药
11、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豆浆
C . 冰水
D . 糖水
1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 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肥皂液洗衣服
D . 用沐浴露洗澡
1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 . 食盐
B . 浓硫酸
C . 硝酸铵
D . 氢氧化钠
14、向两烧杯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形成溶液,经测定,甲能使溶液温度升高,而加入乙的溶液温度不发生改变,那么甲、乙分别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
A . 氢氧化钠;硝酸铵
B . 硝酸铵;氯化钠
C . 氢氧化钠;浓硫酸
D . 生石灰;氯化钠
15、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 ,溶剂是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16、假若有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在室温下密封保存较长时间,请你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 . 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 . 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 . 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1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完全溶解后,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
A . 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
B . 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
C . AB液面均无变化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 碘 | |||
溶剂 | 水 | 酒精 | 汽油 | 苯(有毒) |
溶解性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 . 水
B . 酒精
C . 汽油
D . 苯
19、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0、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
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
(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
(4)【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小伟从日常的事实:
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 、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