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4 碱有哪些性质(第1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
A . 氢氧化钠
B . 食醋
C . 氧化钙
D . 碳酸钙
2、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
A . 氯化钾
B . 稀盐酸
C . 氯化铁
D . 硫酸铜
3、绪言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图像,则X可能是( )
A . 稀盐酸
B . 蒸馏水
C . 石灰水
D . 食盐水
4、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
A . 浓硫酸
B . 烧碱溶液
C . 浓盐酸
D . 双氧水溶液
5、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 .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与盐酸反应
C . 与氧化铁反应
D .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6、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产生硫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含有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SO2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用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 . A处下降,B处上升
B . A,B两处都下降
C . A处上升,B处下降
D . A,B两处都不变
2、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其表面会形成白膜。此时溶液的pH与变化前溶液的pH相比(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一样
D . 无法比较
3、把盛有5 克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10 克16%的CuSO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A . 产生蓝色沉淀0.98 克
B . 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 . 所得溶液的Na2SO4质量分数大于9.5%
D . 所得的Na2SO4溶液质量与原CuSO4溶液质量相等
4、向酸性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与所得沉淀质量(Q)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 。
(3)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 (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4)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三、拓展题(共2小题)
1、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
(1)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
(2)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因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
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
(3)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2、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
(2)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 ;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的 (填化学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