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酸碱的反应要放出热量
B . 酸碱的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C . 酸碱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 .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0
2、下列应用与酸和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3、芋艿(俗称毛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液汁,液汁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 . 食醋
B . 料酒
C . 纯碱
D . 食盐水
4、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
颜色 | 红 | 橙 | 绿 | 蓝 | 紫 |
pH范围 | 1~3 | 4~5 | 6~7 | 8~10 | 11~14 |
A . 由红变紫
B . 由蓝变绿
C . 由绿变橙
D . 由蓝变紫
5、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 氯化铁溶液
B . 碳酸钠溶液
C . 稀盐酸
D . 氯化铜溶液
6、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 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视。如图乙,通过观察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
7、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填“<”“>”或“=”)7。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 毫升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 .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 .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的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氯离子
B .
表示钠离子
C .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
D . 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3、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 .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 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溶液为酸性
B . b点恰好完全反应
C . 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 . 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5、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
(1)盐酸中阳离子符号是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写一种)。
(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 HCl 7.3 g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毫升 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 。
(2)乙同学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澄清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 。
(3)丙同学按图丙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