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第三节 氧气(共10小题)
氧化物 |
Fe2O3 |
Al2O3 |
CuO |
MgO |
剧烈反应 时的温度 |
490℃ |
540℃ |
350℃ |
545℃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 B.
C.
D.
E.
a ;b 。
⑴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⑵猜想与假设: 。
⑶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⑷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⑸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
⑹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