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 . 由碳转化为X一定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 . 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
2、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 . 2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B . 40℃时,将4g高氯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得到104g溶液 C .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D .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江苏,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 .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 .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C .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 .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2016 年 IUPAC 命名 117 号元素为 Ts(中文名“ ”tian),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s 在化学变化中能得到 1 个电子    B . Ts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C . Ts 是非金属元素    D . Ts 的质子数是 117
5、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加粉末药品    B . 读液体体积 C . 测定溶液pH D . 稀释浓硫酸
6、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以用来灭火    D .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7、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 .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    B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    D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丙烯酸(C3H4O2)是制造婴儿“纸尿裤”的原料,下面有关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B . 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D .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1观察木条能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 B . 图2观察反应有无气泡产生,判断是否为碳酸钠 C . 图3观察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 D . 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下图使用不同材质包装的可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包装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一种即可),属于合金 的是      ,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铁盖表面刷漆可以防锈,其原理是      ,打开雪碧瓶盖, 有大量气泡逸出,原因是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 用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是      (填装置序号);
(4)图中的 C、D、E 三种装置,均可用如图所示的 F 装置代替,若用 F 装置进行排空气 法收集 CO2 , CO2 从 F 装置的       (填”a”或“b”,下同)导管口通入,若要得到干燥的 O2 , 可先在F 装置中装      
3、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 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加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 其作用是      
(2)纳米级 Fe 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3)上述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反应类型为      
(4)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在制得的纳米级 Fe 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FeCl2 杂质,为了出去样品 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            、烘干。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 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
(1)写出镁条与稀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

【计实验 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沉淀量

无沉淀生成

少量沉淀

沉淀较多

沉淀很多

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      

(3)【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 的猜想,理由是      ; 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4)【实验设计 2】

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      (选填“溶解”

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 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pH 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放置

过夜

溶液

pH

2.0

5.8

7.4

8.0

8.6

9.0

9.3

9.6

9.8

10.0

10.0

……

10.2

实验

现象

无沉淀生成

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

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

      ;②      。 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而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

5、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 1 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      (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 2 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 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 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 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 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 的滤纸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      (填“高” 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 1,乙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 1      (填“合理”或“不合理”)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 时蜡烛熄灭), 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取某原煤样品 100g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用 32g10%的氢氧化钠溶 液恰好完全吸收(SO2+2NaOH= Na2SO3+H2O),请计算该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