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和平房区政府的共同支持下,399路纯电动公交车在平房区上线运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 B . 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 C .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的含碳量一般为2%—4.3% D . 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
2、下列过程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石油加热炼制产品   B . 食品充氮防腐   C . 面粉爆炸   D . 甲烷制成金刚石薄膜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收集二氧化碳    B . 玻璃管插入橡胶塞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 用活性炭净水器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B . 使用铝制炊具并用钢刷擦洗铝制炊具 C . 用厨房洗涤剂或纯碱除去厨房水槽中的油污 D . 为防止食品的水分散失,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可用PVC保鲜膜包裹食品
5、下列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焦炭、一氧化碳在高炉炼铁中作用相同 B . 钛和钛合金用于航天飞机 C . 稀有气体用于制航标灯 D . 氯化钠做调味品起到防腐的作用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气燃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光 B . 向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 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产生白色沉淀,红色溶液又变为无色 D . 镁条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放热
7、人体健康与化学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食用苏打中和过多的胃酸以减轻不适感 B . 人体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一般在体温和接近碱性的条件下完成的 C . 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 D . 食用含有常量元素硒的鸡蛋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
8、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氢气还原氧化铜  CuO+ H2 H2O + Cu      置换反应 B . 加热煮沸降低水的(暂时)硬度  Ca(HCO3)2  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C . 中和印染厂的废水  Ca(OH) 2+ H2SO4=CaSO4 +2H2O   复分解反应 D . 酸雨的pH<5.6 H2O + SO2=H2SO4 化合反应
9、一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易燃烧、易爆炸,有麻醉作用。下列有关一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 . 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 C . 一氯甲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 3
10、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体积变小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在遇冷、受压时减小

B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水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

C

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汽油分子不断运动且有可燃性

D

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9% B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只约占陆地水的30.4% C . 太阳能、可燃冰等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D . 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和辉铜矿等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空气和呼出气体

硝铵和烧碱

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腈纶线和羊毛线

方案一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加入草木灰,

研磨、闻气味

加水,测溶液pH

灼烧,比较产物

方案二

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测温度

尝味道

用手触摸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 . 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 . 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氧气

二氧化碳

足量生石灰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玻璃管

C

氯化铁溶液

氯化钠

足量烧碱溶液

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适量稀盐酸

D

悬浮物

明矾

溶解、吸附、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5、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 )
A . 40%    B . 41.2%    C . 57.1 %    D . 8.4g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与节气密切相关。夏至将至,北方素有夏至食面的习俗。酱、卤食材中的蛋类、瘦肉富含的营养素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      ,其中的一部分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      。面粉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条件下,易滋生      。夏季饮食宜清淡,蔬菜、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还含有糖类中      ,虽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却在消化过程起特殊作用。为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可适度施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有机肥的化学式是      。除化肥外,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作用,但农药使用不当会带来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发电地砖能让我们通过行走获取绿色能源,成为其它能源的有利补充。

   

发电地砖是由不锈钢和可回收再生的材料制成的。地砖的绿色表面是用回收再生的旧轮胎制成,内部压电元件则使用再生铝制造。制造此种地砖使用的不锈钢和铝属于      材料,地砖绿色表面使用的合成橡胶具有的性能是      (填两点)。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这种地砖通过行人踩踏发电产生能量并储存到锂电池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2、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之正确;
(2)生成物属于①      (填物质分类),判断的微观依据是②      
(3)画出比碳元素多一个周期且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微观解释是:在高温条件下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      
3、分类和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按照影响化学实验的因素是一种还是多种,可将化学实验分为:研究单因素问题的实验;研究多因素问题的实验。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      (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②      

(2)盐可看作是酸、碱中和的产物,而由不同的酸碱生成的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强酸弱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酸性;弱酸强碱生成的盐水溶液呈碱性。强酸:盐酸、硫酸等;弱酸:碳酸、醋酸等;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弱碱:氨水、氢氧化铁等。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其在水中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最终产生氢氧根离子。请据此推断硫铵水溶液的pH      (填“>”或 “<”)7;原因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碳酸饮料,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2)实验室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你选择上述仪器作为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3)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以证明碳酸饮料中含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      , 气体逸出,使A中气体增多,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进入B中,产生明显现象。根据A、B中现象,能推测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初中化学几种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E是常见的酸,A、B、C均为盐溶液,A 为银盐溶液,C溶质的晶体俗称胆矾,C、D、F、G含有相同元素且为不同类别的物质。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 ↔ ”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溶质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2)A、D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图中还存在其他未标出的反应关系,用“—”在图中再补充出一条反应关系,产生溶液颜色改变的现象。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为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实验探究】

     

   

【表达交流】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建由此判断A中的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秦思根据B中现象得出结论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用同样的思路进行实验C,据现象,得出结论。

【反思与改进】经过观察与思考,崇湜对C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提出质疑,转变探究思路,通过实验D得出正确结论。崇湜在实验D中使用的试剂是      。小组同学继续探究A、B、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实验与分析】小组同学将A与B反应后的滤液混合,根据现象,裘臻认为可正确判断      (填字母)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经过讨论,小组同学继续向E中倒入D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确定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不同:A、B的探究思路是      ;D的探究思路是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A、B、D三个实验可归纳出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      。通过比较,我们既能认识到酸、碱两类物质的      ,又能认识此两类物质的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氯化钠和硫酸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并提纯氯化钠,探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求解与D中溶液发生反应的某溶液的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   
(3)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4)向质量分数为M 的氯化钡溶液中加入16.8mL蒸馏水可配制成上述实验中使用的氯化钡溶液,则M为      
(5)D→F过滤后,需蒸发水的体积为      mL;
(6)50t上述氯化钠样品经上述提纯后,可制得纯碱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