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3小题)

1、人耳朵的结构包括                  
2、外耳道有      的作用。
3、鼓膜有      的作用。

二、选择题(共4小题)

1、我们是通过(      )听到外界的声音的。
A . 耳朵 B . 眼睛 C . 嘴巴
2、声音传播的路径是(        )
A . 声源——中耳——外耳——内耳 B . 声源——外耳——中耳——内耳 C . 声源——内耳——中耳——外耳 D . 以上结果都不对
3、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 )。
A . 声音 B . 振动 C . 音质
4、鼓膜的特点是( )。
A . 薄而有弹性 B . 厚而有弹性 C . 薄而没有弹性

三、判断题(共4小题)

1、外耳主要是通过振动传播声音的。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们是通过大脑接收声音的。
A . 正确 B . 错误
3、声音通过外耳传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将这种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获得声音。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观察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中:
(1)“鼓膜”模型只能由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  
(1)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没有变化。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不同。
(3)
A . 正确 B . 错误

四、简答题(共2小题)

1、如果将手放在耳后,手心和耳朵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你能尝试解答吗?

2、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按照要求完成观察,填写记录单
(1)观察一:保持小鼓与气球皮的距离不变;用      敲击小鼓

观察二:用相同力敲击小鼓;改变      

(2)仔细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①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②汇报结果

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记录单

距离不变

发声强

鼓膜振动幅度      

发声弱

鼓膜振动幅度      

力不变

距离近

鼓膜振动幅度      

距离远

鼓膜振动幅度      

(3)总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