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判断题。(共5小题)
1、河流能搬走细沙和小石子,搬不走大石块。
A . 正确
B . 错误
2、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 . 正确
B . 错误
3、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无关。
A . 正确
B . 错误
4、河流侵蚀过土地后,土地的坡度越陡,土壤沉积越多。
A . 正确
B . 错误
5、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二、选择题。(共8小题)
1、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 . 水流的作用
B . 冷热的作用
C . 风力的作用
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 沉积
B . 分解
C . 侵蚀
3、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 . 鹅卵石
B . 大石头
C . 细沙
4、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一般形成在大河的( )。
A . 中游
B . 上游
C . 下游
5、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水流带走。
A . 大石块
B . 植被
C . 黏土和细沙
6、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 . 重的颗粒先沉积
B . 轻的颗粒先沉积
C . 颗粒分布无规律
7、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鹅卵石的河床,那么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 )。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8、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 . 弱
B . 强
C . 无法判断
三、读图题。(共1小题)
1、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下图中标记出“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有泥沙沉积”的地方。
你
四、应用题。(共1小题)
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边有很多鹅卵石和沙子。有一次他跟爸爸沿着河道上山,他发现越往山上走,河道旁的石头越大,而且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1)请解释石块分布不同的原因。
(2)请解释为什么上游的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五、填空题。(共2小题)
1、一般大江大河的 和入海口往往是 。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 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凸起的地方 ,而 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和 现象对形成和重塑地形地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连线题。(共4小题)
1、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导致其形成的自然力量连接起来。
风
河流
冰川
海浪
2、简答题。
(1)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3、如图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
(1)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1)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2)土壤最容易流失的是( )。 (2)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3)泥土最容易在( )沉积下来。 (3)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4)在自然界的河流中,鹅卵石通常出现在河流的 ( )。 (4)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4、如下图所示,准备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然后用小铲子在斜坡上挖一条“河道”。将饮料瓶中的水缓缓地倒入“河道”,随着水向下流.河流就形成了。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形成后,“河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快,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慢?
(3)“河道”的什么地方侵蚀现象严重,什么地方出现了沉积现象?
(4)从本实验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