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 . 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
C . 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B .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C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 . 随意丢弃塑料袋
3、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5、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
B . 生铁、二氧化碳、液氧
C . 氧化铜、酒精、水银
D . 冰水混合物、食盐水、氢气
6、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 )
A . NaNO2和NaNO3
B . KMnO4和K2MnO4
C . FeSO4和Fe2(SO4)3
D . HClO4和KClO3
7、下列关系曲线不能符合题意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 .
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 .
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a为Mg,b为Al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 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来做干电池的电极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C .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
D .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NaOH已部分变质 |
B | 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蓝 |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 | 木条熄灭 | 该气体是CO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含有Cl- |
A . A
B . B
C . C
D . D
10、X、Y、Z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常温下,X、Y可分别与Z溶液反应生成不同的气体,则Z一定属于( )
A . 酸
B . 碱
C . 盐
D . 氧化物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纯碱 。
(2)2个氧气分子 。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是由 构成的。
(2)C为尿素[CO(NH2)2],农业上常用作 (填“氮”、“磷”或“钾”)肥。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用品尼龙手套、铝壶、不锈钢刀、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填数字序号)。
① 人走灯灭 ② 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 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4、金属的研究、利用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焊锡是锡铅合金,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
(2)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空气氧化,但氧化铝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3)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锌
B . 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和锌,一定不含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
5、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 (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2℃时,向50 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A>B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
(2)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B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C、D装置将以上杂质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用C、D装置端口字母表示)。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为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B+Na2CO3→C+D 。
(3)D+E→F+G的基本反应类型 。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硫酸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的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
(1)小张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小李同学认为,小张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
步骤③中,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滤液E为红色,则滤液E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由此得出原白色粉末成分组成的结论是
针对上述两名同学的观点,小刘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③中,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滤液E为红色,则滤液E中除酚酞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由此得出原白色粉末成分组成的结论是
(3)小王同学认为,只需要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不溶物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l4H14NO2)试计算:
(1)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
(2)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4gCO2和100g21.1%的NaCl溶液,求:
(1)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g。
(2)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