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取一定量的粗盐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2、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
A . 沉淀    B . 过滤    C . 吸附    D . 蒸馏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CO2    B . H2O2    C . 空气    D . O3
4、2017年,电影《战狼2》创下了中国内地的票房新高,影片中展示了一种用高强度的芳纶纤维所做的防弹背心,真正做到了“刀枪不入”。芳纶纤维属于(   )
A . 金属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天然材料    D . 无机非金属材料
5、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6、最近,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 . 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C . 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D . 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7、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异黄酮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异黄酮是有机化合物 C . 1个异黄酮分子共含有27个原子    D . 异黄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一定为碳酸盐 B . 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 .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则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电解水产生氢气与氧气

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物质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A.氢氧化钠              

B.稀盐酸      

C.氯化钠       

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做电极        

C.沼气作燃料     

D.      

3、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的纤维素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C.上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3种


D.参加该反应中Z与W的分子个数比为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2和CO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搅拌

C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区分NaCl和CaCl2溶液

      

5、下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获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20℃时,将40g的A加入50g水中,溶液质量为9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C.将t1℃的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的的大小关系是B>A>C

D.若A中含有少量的B,则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提纯A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下面是某一初中常见化学物质的“自白”。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文字中的划线部分。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氢氧化      ,人送外号“熟石灰”。我是由钙离子      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我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以人类用我来配制波尔多液杀灭害虫。

2、“做品牌高安事,成品牌高安人,高安就是品牌”,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高安。
(1)高安美食丰富:大观楼腐竹、瑞田老酒、湖田挂面、红旗瓜子、太阳薯粉等,其中富含糖类的物质有      (填一种即可)。制作湖田挂面时,人们经常要将挂面在阳光下晾晒,以使其更快的干燥,其微观解释是      
(2)“美丽高安是我家,建设高安靠大家”,下列做法有助于保护环境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建设“巴夫洛”田园综合体,找回“青山绿水”    

B.拆除违规建设的猪场和猪圈


C.从我做起,全市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3)高安陶瓷产业享誉全国。工业上制造高温结构陶瓷碳化硅(SiC)主要是以SiO2和C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碳化硅和一种有毒气体,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原因是      
(3)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X=      ,其离子符号为      
4、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和利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

(1)【推断】  观察到D中的黑色固体变红,则B中生成的气体是      

【实验探究】  B装置中的剩余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碎瓦石能防止爆沸,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2)铁的氧化物中,只有Fe2O3是红棕色,其余均为黑色,只有Fe3O4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 B装置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和假设】

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则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成分再利用】若将B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a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红棕色固体Fe2O3(假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增加的质量为x,则x的取值范围为      。(用a来表示,精确到0.01)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为      (“吸热”或“放热”)反应。
(3)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为: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的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E为氧化物且E为常见的液体,B、D为碱,H、G为单质,C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下列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以下实验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

 

(1)图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选择反应装置C的优点是      。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选用装置      原因是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装置A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证明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F装置的      (填“b”或“c”)端。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Na2CO3、Ca(OH)2

你的猜想: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因为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      

无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你的猜想成立,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 , 充分反应后,可预测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直至不再产生气体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34.1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质量是多少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