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黄岗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 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 .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2、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 .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 .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3、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
A . 爆竹爆炸    B . 木炭燃烧    C . 钢铁浇铸    D . 葡萄酿酒
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个原子
5、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标签受损     B . 不会产生氧气    C . 灯内酒精燃烧   D . 读数不符合题意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 . 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 .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    B . 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g
9、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A .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 .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 .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 .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1个铁原子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⑤二个钠离子      

2、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      、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
(2)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      (填“大”或“小”)。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4)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图C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为检验b中气体,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可以观察到现象是      ,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元素类别);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此元素容易      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若用M来表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则它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与上图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4、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4)下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字母)。

(4)
A . 易溶于水   B . 有挥发性   C . 受热易分解
5、               
(1)I.小红打算用下图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下同),如果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则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3)已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液体)和块状大理石混合制取二氧化碳,则可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4)利用下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①写出装置甲中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是       

③ 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5)Ⅱ.探究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定性研究】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6)【定量研究】

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7)【实验拓展】

探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除了上述几种物质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外,CuO、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7)
A . 不用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能分解 B .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同一物质也可以做不同反应的催化剂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 某同学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误将高锰酸钾当作MnO2一起加热,结果发现反应速率和氧气的产量均增加了,故催化剂还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

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1)【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I

表中,化学方程式I是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2)【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3)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250 mL 集气瓶)

【实验记录 】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4)【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5)【实验反思】

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桐城市黄岗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