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三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鼠→蛇→鹰”是一条食物链 B .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D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生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D . 生物都能繁殖
3、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 . 分组实验 B . 重复实验 C . 独立实验 D . 对照实验
4、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B . C . 蘑菇 D . 阳光
5、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 . 液泡 B . 细胞核 C . 线粒体 D . 叶绿体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素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空气 C . 光照 D . 水分
8、一片草地上,牛和羊都在吃草,这里所包括的生物关系是(  )

A . 合作关系和捕食关系 B . 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C . 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 D . 只有竞争关系
9、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 . 食物链、食物网 B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 阳光、空气、水分等
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目镜是5×,物镜是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的相比(          )
A .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 .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 .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 .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1、鱼必须生活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12、下列哪一种特征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
A . 能进行呼吸 B . 需要营养物质 C . 能生长繁殖 D . 能进行光合作用
13、一个细胞目镜10×,物镜40×的倍数观察,细胞的放大倍数是(        )。
A . 50倍 B . 400倍 C . 500倍 D . 4倍
14、日常食用的黄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有什么发育而来的(        )。
A . 胚轴 B . 胚根 C . 子叶 D . 胚芽
15、下面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 . 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 C . 小鸭子一天天长大 D . 钟乳石在慢慢变大
16、下面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 池塘中的青蛙 C .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 一个池塘
17、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有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 . 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 .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 . 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像清晰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细胞的生活需要            

2、藻类植物没有                  的分化。
3、请将细胞的结构分别与其功能用线条连接起来。

细胞核                A、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细胞膜                B、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壁                C、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线粒体                D、光合作用场所

叶绿体                E、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4、下图是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A      

B      

C      

D      

E      

F      

G      

(2)能保护种子的结构是            
(3)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图中的      
(4)将来发育成根的是图中的      
5、一台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6、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      

(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做完实验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4)在探究环境因素对菌类生活的影响时,若做出的假设是:菌类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该探究活动应共设置几组实验(  ) (4)
A . 1组 B . 2组 C . 3组 D . 4组
7、下图所示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      ,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        。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      
(4)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      (填“减 少”或“增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乌海三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