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2 动能和势能(第2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A . 箭离开弓的过程
B . 运动员撑起的过程
C . 杠铃被举起的过程
D . 运动员下落的过程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经过A点到达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经过A点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50焦,若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大于50焦
B . 小球从顶端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大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D .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
3、滚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滚摆在上升过程中, 能转化成了 ;下降时,将 能转化成了 。结论:滚摆实验证明: 。
4、电梯厢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在锦江山公园里荡秋千,当秋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6、如图所示,当过山车上升时,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 。
二、中档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2、如图是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 能转化为 能。
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大
C . 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D . 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4、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 . 在助跑阶段,动能保持不变
B . 在起跳时,机械能最小
C . 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 . 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相互转化的是( )
A .
用弓将箭射出
B .
上升的滚摆
C .
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
D .
绕地球运行




6、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 ,小球的重力势能 ,小球的机械能 。(选填序号)
①保持不变;②一直减小;③先增大后减小;④一直增大;⑤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甲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
B .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 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 .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8、用细线悬挂的小球从图所示位置静止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小球在最高点的势能 下降至最低点的动能;实际上,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会与空气摩擦产生热,摆幅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那么在摆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转化的内能 小球在最高点所具有的势能。(填“大于”“等大”或“小于”)
9、“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 . 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
C . 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 . 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